冶金建設國家隊:中國中冶煉就“鋼筋鐵骨”

2019年10月16日08:21  來源:証券日報
 
原標題:走進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國企系列報道之——冶金建設國家隊:中國中冶煉就“鋼筋鐵骨”

img_5142510105d5a739dca407.jpg

編者按:今年,新中國迎來了70周年華誕。70年風雨兼程,70年崢嶸歲月。從建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后的飛速發展,到如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一批批國企的前赴后繼,他們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019年7月起,中國証監會北京証監局聯合《証券日報》共同啟動“建國七十周年”系列報道暨“走進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國企”報道活動,回顧國企上市公司與共和國共奮斗、與資本市場同成長的精彩歷程,深入挖掘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國企改革以及資本市場發展進程中所作出的貢獻,獻禮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中冶”。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已經從一個鋼鐵缺乏國發展成了世界鋼鐵強國,而這背后“鋼筋鐵骨”的奠基者非中冶莫屬。

可以看這樣一組數據:1949年,我國鋼鐵產量僅15.8萬噸,佔全球鋼產量的比重不到0.1%﹔1996年,我國鋼鐵產量突破1億噸,躍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國鋼鐵產量突破6億噸,佔全球鋼鐵產量的近一半。

作為新中國第一支鋼鐵工業建設力量,中國鋼鐵工業的開拓者、主力軍和國家隊,中冶集團早在1948年就投身“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鋼的建設,之后相繼承擔了寶鋼、武鋼、太鋼、首鋼、邯鋼、馬鋼等國內幾乎所有大中型鋼鐵企業主要生產設施的規劃、勘察、設計和建設工程。經歷70年的發展,中冶集團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冶金工程建設承包商。

中國中冶作為中冶集團旗下核心企業,2009年成功實現A+H股上市。經歷了鋼鐵行業深度調整,中國中冶明確提出了“做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領跑者,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戰略定位,一度從深陷低谷到向著“美好中冶”奮勇前行的輝煌歷程。

近日,《証券日報》記者走進中冶總部,中冶集團總工程師肖鵬接受記者專訪表示:“2012年9月份中冶集團新任掌門人國文清提出的‘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已經完完全全刻在所有中冶人的骨子裡,成為中冶人面對困難時的砥礪奮進的企業文化和精神。中冶集團用逆勢攀升的實實在在的業績充分証明,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引領中國冶金走向更高水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擔當,更是當之無愧的國家責任。”

中國中冶總工程師肖鵬接受《証券日報》記者專訪。.jpg

中國中冶總工程師肖鵬接受《証券日報》記者專訪

冶金建設國家隊

肖鵬告訴記者,1948年的鞍鋼,是中冶人光榮之路的起點。當時新中國一窮二白、百業待興,中國鋼鐵產業遠遠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冶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以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鞍鋼三大工程建設,創造了新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跡﹔以平均每年竣工一座高爐、一座選礦、一座燒結廠、兩座軋鋼廠、兩座焦爐、三座平爐的速度,建成了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鞍鋼,奠定了中國鋼鐵工業的基礎。

“中冶的主要人員和技術基礎,無論是設計團隊還是建造團隊,絕大部分都是從鞍鋼這個發源地出來的。到今天整個中冶集團所有國家級的設計院,最初都是從鞍鋼走出來的。中冶也是伴隨著整個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響應國家號召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回憶起中冶的發展歷程,肖鵬感慨萬千:“中冶的紅色基因決定了國家哪裡有需要,我們就扎根哪裡,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歷史使命。”

他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58年,為建設攀枝花鋼鐵,800余名工程師和家屬,一列專列從鞍山拉到了重慶,成立了冶金工業部重慶黑色冶金設計院。正是在“扎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樣的精神指引下,一個個中冶的企業在祖國大地上誕生和成長。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天之后,1500余名中冶人組成抗震救災分隊,從包頭馳援唐山,這就中國二十二冶的起源。

“整個中冶發展歷程第一個時期所做的貢獻和努力,都是緊緊圍繞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那個階段,我們面臨著很多挑戰,無論是設計能力,還是核心裝備制造,以及工程建造水平等都非常低,粗鋼產量在全球的比重也非常低。”肖鵬坦言道。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轉折點,同時也是中國中冶發展的重要轉折點。1978年12月份,改革開放一號工程寶山鋼鐵總廠動工,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竣工項目,也是我國冶金工業邁向現代化的重要裡程碑。

“寶鋼建設使我們第一次打開國門去了解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接觸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鋼鐵工程設計、裝備制造和工程建造技術,為中國中冶的鋼鐵工程技術發展打開了一扇門。”肖鵬告訴記者,當時中冶派出了大量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到海外學習培訓,這批人也成為了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生力軍。

經過建設寶鋼的實踐,在吸收國外先進設計理念的基礎上,中冶逐步由技術引進走向自主集成,並帶動了施工企業在管理、技術、裝備等各方面的跨越式發展,使我國鋼鐵工業建設技術水平大幅提升。與此同時,中冶還積極投入首鋼、上鋼、鞍鋼、邯鋼等一大批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中,引領中國鋼鐵工業進入了積極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時期。1996年我國鋼鐵產量歷史性突破1億噸,躍居世界第一位。

21世紀前10年,伴隨整個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鋼鐵也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全國鋼鐵產量幾乎每年都以5000萬噸的遞增速度在上升。

肖鵬介紹,正是因為寶鋼、武鋼、鞍鋼等熱、冷軋體系的建設,才實現了汽車板、高檔家電板、管線鋼材的國產化,進而推動了我國在汽車、家電、石油等行業的大發展﹔攀鋼、武鋼等重軌鋼生產線的建設,實現了我國高速重載長尺鋼軌的從無到有,為我國鐵路的大發展、大提速尤其是高鐵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jpg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

從深陷低谷到涅槃重生

然而,前進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面臨深度調整的巨大壓力。而此時的中冶集團也面臨著巨大危機和挑戰。在多重因素下,2012年中冶集團虧損額高達73.6億元,其中,中國中冶虧損70.5億元,帶息負債高達1700多億元,應收賬款和存貨高達2100多億元,企業生存岌岌可危,直接關系著幾十萬員工的生產生活。

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冶集團新任董事長國文清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直面問題,統一思想,特別是在當年的“9·5”工作會上深刻揭示問題,提出要以正確的戰略統領全局,以創新的思路破解難題,集中力量,加速創造條件“卸包袱”、“啃骨頭”,止血扭虧控風險。

國文清做出了“回歸主業”的轉型重大抉擇。他多次在中冶集團內部的會議強調,“企業發展有高峰有低谷,無論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舍棄主業,必須專注於做自己有能力、最擅長、最熟悉、最拿手的事情。冶金工程主業是中冶集團的‘看家本領’,必須保持、發揮和持續攀升這一傳統比較優勢。”

經過不懈努力,中冶集團影響效益提升和資金鏈安全的障礙基本消除。2013年當年實現利潤總額44.4億元,同比減虧增利118億元,效益增幅位居央企第一,摘掉了“債務風險特別監管企業”的帽子,經營業績考核由D級躍升兩級至B級。2013年至2015年三年多來,中冶集團止血止虧和實現利潤433億元,利潤年均增幅達到24.8%,並被評為中央企業A級。近幾年,中國中冶的營收、利潤、合同額等關鍵指標均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我國鋼鐵企業快速建設熱潮過去以后,實際上中冶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技術、經驗、能力、人力資源均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和提升,如何用好這些資源也是中冶面臨的新課題。所以除了發展冶金建設國家隊之外,2012年之后的轉型過程中,中冶借助過去在傳統工業領域裡面的先天優勢,選擇在城市建設、新興發展領域,利用中冶的先天稟賦和技術優勢方向作為轉型的重要選擇。”肖鵬說道。

憑借著在冶金建設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近年來,中國中冶大力拓展業務范圍,聚焦基本建設和新興產業等業務領域,中冶提出了“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領跑者,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戰略新定位,抓住機遇全力挖潛拓展,以確保主業做強做大。

肖鵬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中冶把在冶金等工業領域的強大綜合性和系統性技術優勢延展到城市建設領域,圍繞國家發展的重點需求,先后設立了管廊、海綿城市、美麗鄉村與智慧城市、主題公園、康養產業、水環境六大技術研究院,成立國內首家管廊專業化公司,設立國內首隻千億元級城市綜合管廊產業基金,大舉向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領域發力,形成了從咨詢、規劃、設計、施工到運營全產業鏈的優勢,新興市場全面開花結果,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事實上,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冶集團就依托在冶金領域的比較優勢從封閉型的鋼鐵廠建設邁入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大潮,曾首創五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

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領域,作為國內最早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者,中冶集團目前已經打造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強大控制力的“中冶管廊”品牌。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中冶集團已中標的和施工總承包管廊項目有93個,項目裡程1045.2公裡,投資額1078億元,在國內管廊市場(地下空間)中繼續保持領跑地位。

在固廢處理領域,中冶集團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和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在固廢處理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並成為設計單位中唯一主持固廢863課題的企業。中冶旗下中國恩菲為ISO/TC300中國唯一對口單位,將組織和主導中國產業、研究機構參與制定固廢領域的國際標准。

據介紹,目前,非冶金業務收入已經佔據中國中冶總收入的70%以上,冶金業務佔收入比重則從2010年之前的70%左右降至23%左右。在新簽合同中,非冶金項目合同額已經超過80%。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2.jpg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

全產業鏈優勢參與全球競爭

作為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運營服務商,中國中冶是實施“走出去”戰略比較早的央企之一。

肖鵬告訴記者,近年來,尤其是2012年“9·5”會議之后,中國中冶加快了“走出去”步伐,除了涉足礦產資源投資、冶金工程類項目,還成功進入海外公路交通、城市基礎設施、主題公園建設、新能源建設、地產開發等領域。

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中冶海外發展迎來了極大發展機遇。肖鵬介紹,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復蘇、發達國家的產能改造升級給中冶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

而多年的“走出去”經歷,中國中冶早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可以這麼說,今天全球鋼鐵領域,沒有其他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像中國中冶一樣,從地質勘查、工程咨詢、工程設計、裝備制造到工程施工,到最后的生產運營服務,具備提供這樣完整的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這是我們無可替代的獨特的競爭優勢。”肖鵬自信地對記者說道。憑借冶金八大部位、十九個業務單元的精兵強將,中冶以核心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全產業鏈集成整合優勢保持著獨佔鰲頭的位置。

台塑河靜越南鋼鐵基地是最好的案例。2008年由台塑集團投資的東南亞最大聯合鋼鐵企業越南河靜鋼鐵項目啟動招標,中國中冶面臨的競爭對手是來自歐美、日本的眾多頂尖工程技術公司和供貨商,但是憑借全產業鏈優勢和技術實力,中冶擊敗競爭對手拿下了該項目總體規劃、總體設計以及多個單元的核心裝備和工程建設合同,合同總額達到23億美元。這是同期全球僅有的兩個千萬噸級全新綠地鋼鐵基地項目之一。另一個是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同樣由中國中冶總體規劃、設計並承擔主要工藝單元的設計、供貨、施工和生產運營服務工作。

繼2015年承擔印度TATA鋼鐵投資的全球最大高爐項目之后,今年3月,中國中冶又打敗歐洲主要競爭對手,獲得全球最大鋼鐵企業阿賽羅米塔爾位於烏克蘭裡沃羅格5000立方米特大型高爐設計和供貨合同。

據介紹,中國中冶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中的36個國家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並開展業務。中國中冶海外市場也保持著逐年穩步擴大,從2014年到2017年新簽海外合同每年都有穩定的增長,海外工程實現了總體盈利。2017年海外合同額達到573億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96億元,佔比86.6%。新簽海外工程合同額中,冶金類合同佔21.8%,非冶金類合同佔78.2%。2018年,盡管受外部多種因素影響,海外訂單依然達到了461億元。

“目前公司繼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力跟蹤鋼鐵綠地和改造升級項目、有色礦山項目、綜合城市開發、港口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住房工程、主題文化公園等項目,前景可期,大有可為。”肖鵬表示。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3.jpg

參觀中國中冶展廳

走高技術智能化發展之路

一直以來,中國中冶走的是一條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科技創新是中冶人持續不斷的追求。

據介紹,今天,中冶擁有5萬多名工程技術人員,26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累計擁有有效專利突破26000件,連續5年位居中央企業第四名。2000年后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48項,主導編制國際標准16項,國家標准308項。

“事實上中國的鋼鐵工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沒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創新體系和生態鏈。通過幾代中冶人的努力,現在可以非常自豪地講,我們已經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從理論研究到實驗室到中試到鋼廠實踐的創新體系。”肖鵬表示,“我們一定要有自己完整的可持續創新生態鏈,才不會一直處於被動跟隨狀態。今天我們已經彌補了過去多年在核心技術裝備方面的短板,我們已經具備了鋼鐵企業工程建設實現100%國產化的能力,也研發出了一批在環保和節能方面全球領先的技術。”

在採訪中,肖鵬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今年4月份中冶在馬來西亞承建的鋼鐵項目全線竣工投產,參觀的嘉賓在現場全程一個多小時走下來,大家的鞋子一塵不染,一改大家過去對鋼廠塵土飛揚的印象。這讓肖鵬感慨萬千,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鋼鐵工業在綠色環保、智能化方面的實踐和探索,確確實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智慧鋼鐵可以說是中冶在自動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代表,由中冶實施的寶武集團韶鋼智慧中心是鋼鐵企業智能化從單元智能化向全廠系統性智能化邁進的重要裡程碑。肖鵬介紹,在這裡,所有鐵前工序的傳統控制室都被集中到距離工廠5公裡之外的智慧中心,生產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了重大變革。

通過智能化系統,整個鐵區操作電腦由335台減少到123台,優化63%﹔操作工位由81個減少到50個,優化38%。操作崗位減少了120個,降低成本的同時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大量位於風險區域的現場操作崗位被撤銷,安全管控能力也明顯改善。

“未來,我們要引領整個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必須在綠色化、智能化兩大主題創新上有所作為、有所突破,在新一輪競爭中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肖鵬表示,世界鋼鐵行業仍處於第三次深度調整期,中國鋼鐵生產消費進入“峰值平台區”,未來較長時間內鋼鐵工業還將持續處於階段性、結構性供給過剩狀態。無論是鋼鐵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還是新工藝、新流程、新材料、新裝備、綠色化、智能化等發展需要,都對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全產業鏈的集成整合能力特別是運營服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課題。

“回首70年風風雨雨,幾代中冶人走到今天不容易。冶金是中冶的立身之本、強企之基。作為五個指頭的大拇指,中冶人丟不了、丟不得、也丟不起,而且在與時俱進中積澱了更廣泛、更持久的自信和力量。”肖鵬表示,中冶7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証明,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是中冶人的睿智抉擇,是我們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我們也一定會毫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袁元 向炎濤)

(責編:王醒、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