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責主業 “1+N”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

2019年10月15日08: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聚焦主責主業 “1+N”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連續11年入榜,全面超額完成中央企業壓減3年目標,多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均衡生產交付都居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作為我國航空工業領域的“領頭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將“航空報國”精神融入干事創業之中,持續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用發展成果回答時代命題。

航空工業集團是如何樹立初心使命,聚焦主責主業的?在“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方面有哪些進展?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鬆回答了記者的有關提問。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供圖

固初心使命 強主責主業

記者:航空工業是如何牢牢聚焦初心使命,聚力主責主業的?

譚瑞鬆:今年以來,航空工業收獲著各式各樣的成績單:《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以655.34億美元營收名列第151位,連續第11年入榜﹔上半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EVA等指標全面優於上年同期﹔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2018年和2016至2018年任期經營業績考核中,雙雙獲A級,並被授予中央企業“業績優秀企業”、“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稱號。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上半年航空工業交出了上級認可、用戶肯定的答卷。下一步,聚焦初心使命聚力主責主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更加堅定,更加自覺。

黨中央對每個央企都有明確的戰略要求,央企的設立都有各自的初心和使命。“航空報國、航空強國”是我們航空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航空人代代堅守的動力和夢想。

航空工業集團不斷聚焦航空主業,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先后提出了航空強國“兩步走”戰略目標和“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集團戰略,提煉了“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

聚焦主業、做強實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是航空工業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本途徑。

近年來,在航空工業推出的“1+N”改革體系框架下,我們深入推進滅“三無”、去“僵尸”、縮層級、減戶數、壓兩金、清虧損和降負債工作,全面完成中央企業“壓減”3年目標。

同時,眼睛向外,橫向對標,與同行業、與中央企業、與國際先進企業對標,與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對標,去包袱、減負擔、促增量、拓產業,使核心能力不斷聚焦,主業發展更加激活,“精氣神”持續好轉。

實踐証明,下大力氣聚焦主業,改善質量效益,提升經濟運行質量,中央企業必須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必須一以貫之。

從“瘦身健體”到“強身壯體”

記者:當前航空工業在“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方面有哪些進展?

譚瑞鬆:今年,航空工業在壓減戶數、壓減比例、壓縮層級三方面均全面優質地完成了3年壓減目標。

我們從不諱言,航空工業也有“老、大”企業的通病——管理層級多,法人鏈條長﹔主業不突出,業務門類雜﹔“三無”企業多,重大經營風險時有發生……

我們始終認為,不改革沒有出路,改革慢了也會遁入死路。我們堅決貫徹落實國資委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拿出明確的工作思路:明晰戰略定位,聚焦主業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管理效率,建立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首當其沖,航空工業優化調整了軍品管理機構,裁撤原直屬單位裝備公司,組建新的防務工程部,多數型號管理下沉至主機廠所,實施“集團抓總、主機牽頭、體系保障”的管理機制,構建綜合管理與項目管理並重的總體格局。旨在突出軍品主業,縮短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能,推進航空裝備全價值鏈、全壽命集成管理。

隨后,整合組建新的中國航空研究院,強化航空科技自主創新﹔整合組建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提升制造技術研究水平﹔將中航機電、中航電子整合成立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統一規劃機載系統未來發展﹔將專門從事客艙內飾業務的資源整合設立中航客艙系統有限公司,探索中國民機發展新的國際化路徑,深化機載系統分兵突圍、做優做強。

今年3月28日,航空工業與通用技術公司簽署協議合作設立醫療平台,一次性實現48家醫療機構的整體處置,移交近萬張床位。此前,航空工業將年營業額數百億元的地產業務,還有非集團主責主業的船舶、林業、煤炭及物業管理等業務,通過按相關政策整體轉讓、出售、破產清算和注銷等方式,實現了快速退出。

航空工業產業布局得到優化,原來經營所涉及的國民經濟大類大幅收縮三分之一。通過退出非主業,累計回收資金520億元,收回資金全部投入到航空主業。

2018年年底,航空工業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軍工單位,在《國有資本投資試點方案》設計中,明確“小總部、新平台、大產業”的改革發展理念。

自2016年5月航空工業啟動瘦身健體工作,到2019年5月底,31家僵尸特困企業通過破產清算和兼並重組實現退出﹔142家“三供一業”企業被轉讓或處置﹔法人層級由11級壓縮至6級﹔管理層級由8級壓縮至5級。全集團累計壓減法人單位832戶,壓減比例達40%,涉及總資產2109億元,分流和安置職工35371名。

收官不收兵。通過深化改革,去包袱、減負擔,航空工業得以輕裝上陣再發展,但對標一流,我們優化產業布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工作遠沒有結束。航空工業的改革依然有峰要攀、有坎要跨。

用發展成果檢驗黨建成效

記者:近年來航空工業在黨建方面有哪些成效?

譚瑞鬆:從2019年各項數據分析來看,航空工業各項成績亮眼: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多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均衡生產交付都居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這一系列的改革發展成果,從另一個側面驗証了航空工業持續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不斷探索把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科研生產經營,取得了明顯得工作成效,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已經源源不斷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和改革動力。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航空工業認真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要求,確保黨建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落實,把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轉化成引領和帶動航空工業各企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017年,航空工業黨組正式發布了“1122”黨建工作體系,以工程化思維、系統化設計著眼全局,整體謀篇,提出了黨建工作的新思路。

2019年“1122”黨建工作體系迭代升級,真正使黨建工作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在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中見了成效,有效提升了航空工業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引領和保証航空工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全面高效完成。

近年來,航空工業黨組牢牢抓住黨建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堅決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要求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明確前置程序,把黨建工作真正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

航空工業始終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將黨建工作精准融入型號、項目全生命周期,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優勢,促進了航空工業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績。

一流企業需要一流黨建,一流黨建引領一流企業。航空工業黨組越來越認識到,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進一步把政治優勢、黨的建設優勢轉化到加快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做強做優做大上來。使黨建工作將繼續做“穩定器”和“壓艙石”,成為航空工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保証和最大優勢。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聚焦初心使命聚力主責主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無論是思想認識還是擔當作為,我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始終都在“趕考”的路上。(胡喆)

(責編:王醒、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