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助力東北全面振興

2019年09月16日08: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助力東北全面振興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於2003年開始實施,並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和成果。然而,隨著經濟形勢日趨復雜,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與困境。為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推動東北地區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於2016年正式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若想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關鍵是要繼續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同時要擴大開放合作,拓寬發展機遇。

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戰略

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東北地區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工業基地,在汽車工業、機電工業、軍事工業、能源礦產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生產資料和基礎資源,培養了大量工業化人才,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在大工業生產模式下,東北地區經歷過無比輝煌的發展階段,1952年至1980年,東北三省的GDP總量和我國其他幾個重點區域的GDP總量相近,其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遙遙領先於全國其他地區。

然而,改革開放以后,東北地區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換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不適應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於2003年啟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明顯成效和階段性的成果。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東北三省GDP總量從2003年的12722.0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6751.59億元。裝備制造業產能迅速擴張,形成多個大型產業集群,重大裝備研發能力全國領先。全國糧食生產基地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2018年東北三省糧食產量達到2666億斤,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0.3%,農業生產邁向現代化。大部分國有工業企業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及戰略重組,生產面貌大為改觀,競爭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棚戶區改造、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生態環境建設等取得重大進展,民生得到明顯改善。

當前,隨著經濟形勢日趨復雜,東北地區發展仍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困境,比如傳統工業基礎的優勢減弱,人才流失等等。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思想解放不夠、體制機制的轉變不足等深層次弊端,以及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和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為了推動東北地區的發展、加快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黨中央、國務院於2016年又實施了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根據中央對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部署,實現東北振興最關鍵的是要繼續通過更深入全面的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激發經濟內生活力﹔同時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

以深化改革激發東北內生活力

新時代實現東北全面振興必須依靠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措施。要以優化營商和投資環境為目的,首先從宏觀層面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其次從微觀層面深化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兩類市場經營主體的改革,從而激發市場及經濟主體的內生活力。相關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堅持市場導向。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是激發市場活力的制度保障,而體制機制的改革關鍵在於政府,應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近幾年,政府在這方面推進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採取很多切實有效的舉措:在行政審批制度上,積極推廣“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以此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在市場監管制度上,推進“法治東北”“信用東北”建設,探索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監管有效約束為核心的管理模式與負面清單制度,對投資營商環境進行定期評估﹔在投融資體制上,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等。

第二,在產業結構改革方面,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新興產業。東北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很多城市是圍繞煤炭、鋼鐵與鐵路興起的重工業城市,這種單一的結構更容易導致經濟發展受阻。真正的出路就是要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產生經濟增長新動能。傳統產業以裝備制造業和農業為主要改革對象,裝備制造方面要提質增效,提升重大技術裝備以及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水平,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等。農業方面要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標准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積極培育綠色生態農產品和突破性新品種,加強東北地區糧食倉儲和物流設施建設等。此外,產業結構改革更重要的是發展新興產業,要建立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園區,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高端石墨深加工、現代中藥、高性能纖維等產業集群﹔積極推進“互聯網+”,依托本地實體經濟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供應鏈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大力支持東北地區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

第三,在市場經營主體改革方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民營企業發展。首先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推動東北地區的部分中央企業先行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綜合改革試點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有序轉讓部分地方國有企業股權﹔加快推動東北地區國有林區、國有林場改革等。其次要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培育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金融環境、創新環境、法治環境等,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銀政企保”合作,建立融資擔保體系,重點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貸款融資提供擔保﹔設立民營銀行等。

以擴大開放拓寬東北發展機遇

國家一直將擴大東北地區對外開放作為振興東北的重要戰略。新時期推進東北的全面振興,要繼續依托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擴大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合作,拓寬東北發展新機遇。

第一,以通道建設切入區域合作。加強中蒙俄朝大通道互聯互通,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和環日本海港口腹地物流系統,提高跨境通道運輸能力,加快完善區域內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第二,打造重點開放平台。完善遼寧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同時加快促進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規劃建設中日、中韓、中俄、中蒙產業投資貿易合作平台,在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支持大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第三,深化制度建設。創新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機制,加強國家間的外交聯系,建立和平安全機制。第四,對接其他經濟區,建立區域協同發展機制。比如積極推進與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爭取在基礎設施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打造產業合作與創新成果轉化平台,夯實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能源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建成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先行區﹔積極開展與山東半島經濟區合作,增加與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互動﹔加強與長江經濟帶及港澳台地區的經貿往來和投資合作。第五,深化東北三省內部合作,規劃建設產業合作園區,推動東北地區通關一體化。

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我們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東北振興的重大意義,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部署。把深化改革作為首要任務,優化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營商和投資環境﹔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依托東北亞區域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中日、中韓、中俄、中蒙、中朝等投資貿易合作平台,加強同京津冀、環渤海區、長江經濟帶等地區的合作與聯動。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早日實現東北的全面振興。

(劉雯 夏睿瞳 作者系東北亞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編:王醒、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