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

向工業國的目標邁進

2019年09月10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953年10月27日,新建成的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的汽笛一聲鳴響,我國第一根無縫鋼管軋制出來了。這標志著我國在向工業國轉變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無法生產這類工業產品。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之后,現代工業在我國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隻有26.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隻有35.5%。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就是要優先發展重工業,爭取早日實現工業化。

1954年,中蘇雙方最終確定了“一五”時期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涉及鋼鐵、有色冶金、煤礦、石油煉油、重型機械、汽車、拖拉機制造、化工、電力等方面。1955年7月,一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五年內國家用於經濟和文化建設的投資總額達766.4億元,折合黃金7億多兩,這樣巨大的建設投資,是舊中國歷屆政府都無法企及的。

“一五”計劃極大地調動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在新中國工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諸多工業產品被制造出來:1954年7月,“初教5”飛機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階段跨入了制造階段﹔1956年7月,載重量為4噸的解放牌卡車試制成功,標志著我國開始獨立掌握汽車生產技術﹔1956年9月,國產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坦克發動機的歷史……

到1957年底,“一五”計劃各項指標大都超額完成。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現代工業骨干部門建立起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工業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變。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0日 04 版)

(責編:王醒、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