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團:“組合拳”打造品質冬奧工程

2019年08月02日08: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中交一公局集團:“組合拳”打造品質冬奧工程

挖掘機、裝載機、出渣車、混凝土運輸車……來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這是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延崇高速鬆山特長隧道施工現場。

作為被國家冬奧組委、交通運輸部寄予厚望的“一號工程”,延崇高速是連接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區兩地的公路主通道,列入“全國首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

其中,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鬆山特長隧道,是北京地區目前在建的最長公路隧道。建設過程中,中交一公局集團打出一套“組合拳”,克服了隧道施工中單端掘進長、地質情況復雜、涌水量大等難題,打造“資源節約、生態環保、低碳節能、智慧高效、服務為本”的高品質綠色工程。

“穿上雨靴、戴上安全帽、套上雨衣……”這是延崇高速鬆山特長隧道建設者的日常裝束,目前鬆山特長隧道掌子面每天涌水量達3萬多方,相當於30多個標准游泳池的出水量,建設者們常戲稱自己是在“水帘洞”裡修高速。

按照隧道原設計,涌水使用普通水泵直接抽排就可以滿足施工生產,但是自2018年9月份開始穿越圍岩破碎帶以來,實際涌水量已達到預測設計的近30倍。

“可是節點就在那,再難的問題也得一一解決。”項目經理王賀起多次在項目例會上強調,經過多方勘查、論証,幾十部水泵組成超常規三級泵站矩陣在掌子面附近落地,並成立專業排水班組,專人專崗優化排水系統,涌水問題迎刃而解。

涌水問題解決了,項目卻再遇“攔路虎”。鬆山隧道地質結構多變,“最困難的時候,7個作業面圍岩等級同時變更。”項目總工程師張寧回憶道。圍岩頻繁變更,加上湍急的涌水,“突泥”隨時可能發生,在這種環境下施工,好比在豆腐塊中打洞,現代化機械施工也顯得很費勁。

“避免施工中出現突泥,地質探測的准確度是關鍵。”張寧介紹道,否則圍岩狀況不明、不能及時進行處置,極易發生突泥、塌方。經過多方查詢資料、邀請業內專家論証,項目決定加用地質雷達進行30米驗証探測,起到超前預判作用,並採用封閉掌子面泵送砼、超前大管棚、帷幕注漿等預加固手段提前進行加固,並及時調整開挖工法與每循環開挖進尺,成功解決“涌水、突泥”難題。

中交一公局集團打造品質冬奧工程還體現在“智慧+工地”上,人臉識別、定位跟蹤、實時監控、作業狀態告知系統……這些智能高科技都在這裡全面應用。

走進項目工地,智能監控門禁系統提醒這是施工重地,門口的電子門禁需要特殊密碼才能通行。項目黨支部副書記胡守文介紹,通行特殊密碼有兩個,一是人臉,另外一個就是安全帽。人臉識別加上安全帽上的電子芯片合二為一雙重驗証,驗証之后才能通過門禁走進工地施工區。

不僅如此,延崇高速還是河北省首個全線運用BIM技術的高速公路,BIM技術的應用,實現了項目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的可視化、精細化、流程化、標准化、一體化,隻需用電腦打開BIM系統、輕點鼠標就能看到鬆山特長隧道的施工狀態,傳達現場安全質量問題,根據問題優化設計圖紙,將施工中的重難點進行“特寫”,使得交底主次更明確,表達更清晰,問題解決快、准、狠。

鬆山特長隧道左幅長9.2公裡,右幅長9.17公裡,單端掘進距離如此之長,如何解決隧道內各種大型器械尾氣、掌子面爆破產生的廢氣成為延崇高速建設者的工作重點之一。

項目引進的新型車載式隧道除塵淨化設備除塵淨化效果有目共睹,可是使用不久這個身長13.8米的大家伙便遭遇了“轉身”難題。

“張工,你看高鐵有兩個車頭倒是方便呢,想往哪邊開就往哪邊開。”這天,張寧和項目技術員劉曉明一塊出差,同事無意間的一句話卻讓張寧靈光一閃。回到項目部,張寧和同事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后迅速與廠家溝通改裝要求,一個月后,有著雙向車頭的“車載式隧道除塵淨化設備”像一列靈活的小火車服務於各個正在作業的掌子面。

想得早,看得准,做得快,延崇高速建設者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組合拳”。如今,延崇高速全線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這條全長113.7公裡的冬奧會北京市連通崇禮賽區的公路主通道預計在2019年底建成通車。(王璐)

(責編:王醒、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