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竣工的“蘇木段”高速公路。 梁 桐攝
7月23日,由中國建筑承建的巴基斯坦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木爾坦至蘇庫爾段工程項目獲得巴公路局簽發的實質性竣工証書,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提前2周竣工。
“蘇木段”高速公路全長392公裡,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20公裡,由北向南貫穿旁遮普、信德2個省14個行政區,覆蓋9000萬人口,沿線地區貢獻了巴基斯坦約60%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一條經濟大動脈。項目建設使用的土石方、瀝青混凝土總量超1億立方米,是巴基斯坦迄今建設用料規模最大的公路項目。除規模體量最大之外,這條公路還在其他方面創下了巴基斯坦多項之最。
最綠色:“車在畫中行,人在景中游”在“蘇木段”成為現實。此前,巴基斯坦重要城市間的高速公路普遍缺乏道路景觀,公路兩側放眼望去一片單調、荒涼的土黃色,既缺乏美感也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影響行車安全。“蘇木段”首次將高速公路路旁景觀概念引入巴基斯坦,自建設之初就高度重視沿途綠化工作。針對沿線地區常年高溫少雨,還有120公裡路段是鹽鹼地,自然環境惡劣,項目部精細選種育苗,並根據當地氣候,在氣溫相對較低的冬季開展種植以提高成活率,至今已成功種植了33.58萬株樹苗以及610萬平方米的草坪,公路兩側所有邊坡一片生機盎然。“蘇木段”全線綠化面積可覆蓋800多個標准足球場,是巴基斯坦首條名副其實的綠色高速公路。
最智能:中國規范、中國技術使“蘇木段”成為智能化標杆。受相對落后的國情制約,巴基斯坦至今沒有全國性的智能交通規范,現有高速公路採用的標准不僅各不相同,而且總體上落后,極大影響了交通便利程度。“蘇木段”通過引進安裝中國設備,實現了路面監控、車輛繳費、信號管理等功能電子化、自動化,成為巴基斯坦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高速公路。此外,巴國家公路局長期以來致力於建立一套全國統一的智能交通規范,此次通過全面接觸中國規范,並感受到其先進性、便捷性,極有可能在今后將“蘇木段”作為智能化樣板,在巴全國范圍內推廣中國規范、技術。
最耐用: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使“蘇木段”不再靠頻繁養護維系。駕車行駛在巴基斯坦現有高速公路上,經常會遇到各種形式的道路養護作業,有時長達數百米的路段半條路面全部關閉,極大影響了通行能力。巴高速公路頻繁依賴養護維系,根本原因是其普遍不夠耐用,尤其是在常年高溫暴晒、載貨車輛普遍超載等因素影響下,瀝青路面極易遭破壞。針對上述問題,“蘇木段”首次採用改性瀝青,使其抗車轍、抗高溫、抗老化性能較傳統瀝青提高200%。此外,項目部還提高標准,在合同規定之外將路面彎沉檢測作為必檢項目,避免車輛高速行駛時因路面不平發生險情。
一條高速公路的竣工,一舉創造了巴基斯坦多項“之最”,這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者們匠心精神的最直觀體現,更是“一帶一路”倡議誠心實意為合作對象國謀福利、謀發展的最有力見証。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引領下,在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下,中巴“一帶一路”合作未來將駛上與“蘇木段”一樣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