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箭頭上揚十二載的秘訣

李麗雲

2019年07月15日08:2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產量箭頭上揚十二載的秘訣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本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杜志清

  60年一甲子,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慶油田從當年一兩家採油單位一路增長到15家,共同保証國家能源安全大局。是什麼魔法讓開發了60年的老油田依舊底氣十足?

  記者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發現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採油廠——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採油八廠,它地處“三低”油田,豐度低、滲透率低、孔隙度低,但已經連續上產了12個年頭,是所有採油廠中唯一一家箭頭上揚超過十年的採油廠,它真正詮釋了大慶油田“資源有限,科技無限”的理念。

  增儲量:手有余糧心中不慌

  “大慶採油八廠從2007年年產134萬噸到今年邁上200萬噸大關,產量和儲量的增長趨勢是一致的。十幾年來我們已經提交探明儲量1.6億噸,在2015年大慶油田全年探明總儲量中就佔比50%以上。”大慶油田採油八廠總地質師劉性全說。

  地質的儲量在哪裡?在地質家的腦海裡。能連續上產12年,科技支撐必不可少。

  “採油八廠的儲量豐度很低,我以前工作的採油二廠每平方公裡儲量達500萬噸,而八廠隻有20萬噸。”劉性全對比道。大慶油田採油八廠已經開發了30多年,從2003年開始大規模提交儲量達10次,大塊“蛋糕”“餅干”早已通過前幾輪的油藏評價提交上去。面對現狀,科研人員開拓思維、聚精會神,在剩下的“餅干渣子”裡尋找新“甜點”。

  他們深化成藏規律再認識,打破常規思路,對已探明面積滾動外擴“過篩子”,從隆起圈閉找到斜坡,再到低窪地尋尋覓覓,在報廢井中重新挑選,細致分析地下油層裡的每一個小層,通過精細解釋和儲層預測,今年預計再提交1700萬噸。這個廠地質大隊副大隊長彭承文表示,“十五”以來,八廠在葡萄花油層探明的儲量基本全部有效動用。

  控遞減:讓老油田延緩衰老

  油田的遞減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人會衰老。但誰都不想變老,這個廠科研人員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讓老油田葆青春。

  由於三低油田的先天不足,大慶油田採油八廠油井單井產量低,平均單井日產油隻有0.8噸。劉性全說:“歷經10年高峰期找儲量,八廠提交大規模儲量的時機已過。我們把目光轉向低產低效井治理,目前看來,低效油田的區塊綜合治理效果還不錯,就拿芳148區塊來講,採油速度從0.5升到1,翻了一番。”2018年,在直平井聯合開發區塊,首次進行加密調整,單井產量達1.8噸,效益提升3—4倍。

  他們運用三分治理法,把全廠一萬多口油井劃分成幾十個單元,分類研究、分類挖潛、分類管理,每2—3年循環治理一次,利用多學科技術和動、靜態方法綜合評價,控制老油田遞減速度。記者從遞減曲線上看到,十年前遞減速度是20%,現在已經控制在10%上下,老井綜合遞減率連續兩年保持在10%以內,真正實現讓老油田慢慢變老,延長老油田開發年限。

  降投入:科學省錢支撐上產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成本,降投資就是降成本。”這個廠規劃設計所所長徐曉娟說。大慶油田採油八廠現有員工5700人,單井用人0.46,人工投入上達大慶油田最低。為了保証產量指標,八廠近三年每年新增的井數有六七百口,井增人不增,如何解圍?地面工藝發揮其科技力量,通過地面工藝優化簡化技術,把過去的單井模式設計成油井“叢林”,平均單井投資從120萬降到70萬。

  多節一度電,多增一分效。據統計,這個廠的電費佔操作成本的19.5%。他們把節電作為控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放到和原油產量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

  為了降低“磕頭機”耗電量,在採油工藝上採用螺杆泵、潛油柱塞泵、長沖程抽油機、過渡輪間抽等一系列技術改造。在電動潛油柱塞泵舉升試驗中,科技人員歷經十余年技術攻關,通過採用無杆舉升,消除了杆管偏磨,緩解了低產液井能耗高、系統效率低的矛盾,維護簡單、安全環保,建成了國內首個整裝應用電動潛油柱塞泵產能示范區。

  井增人不增、井增電不增,科學省錢支撐了有效上產。在生產規模、投資規模增大的情況下,大慶油田採油八廠的桶油操作成本連續5年保持下降態勢。

(責編:王宇鵬、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