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精神引領北斗導航事業攻堅克難

郭倩 潘晨

2019年07月10日07: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亮劍精神引領北斗導航事業攻堅克難

北斗,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GPS系統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后,世界上第三個正式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攻關北斗導航系統的主力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總體部導航領域黨支部(下稱“導航領域黨支部”)。

自2003年12月成立以來,導航領域黨支部團結帶領全體黨員職工以高品質的衛星產品握緊國門鑰匙,抓總完成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北斗二號衛星以及北斗三號3顆試驗星、14顆組網星共計37顆衛星的研制和發射任務。

敢為人先 創新大批關鍵技術成果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跨越了數十年,特別是我國起步晚、技術基礎薄弱,其中的艱辛可以想見。導航領域黨支部帶領團隊,硬是用智慧和拼勁,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在北斗二號建設時,星載原子鐘成為繞不開的“攔路虎”。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介紹說,研制出的第一台原子鐘在工作時經常會出現突跳,精度很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謝軍經常深入一線與大家一起分析原理、掌握一手材料﹔有的時候,他寧可36小時不合眼,也要堅持做完產品實驗,不會錯過一個疑點,不能放過一絲誤差。

那些年,謝軍總是頻繁往返於北京、西安、武漢、蘭州等地,生怕有一家研制單位掉以輕心、鬆懈生產,擔心有一款產品未達標准、出現問題。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終於讓北斗用上了自主開發研制的原子鐘,其天穩定度達到10的負14次方,授時精度50納秒,300萬年隻有1秒誤差。

在北斗導航領域黨支部,“用行動叫響我是共產黨員——北斗成功,黨員先行”、“我是黨員我承諾”等標語隨處可見。在黨支部書記、北斗導航衛星主任設計師張旭看來,黨員首先要有亮劍精神,發揮先鋒帶頭作用。

也正是在這樣黨員帶頭、敢為人先的濃厚氛圍下,催生出一大批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成果:突破區域混合導航星座構建、高精度時空基准建立的關鍵技術,2012年建成區域導航系統,面向亞太開通服務,各項技術指標均與GPS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率先提出國際上首個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星間鏈路網絡協議、自主定軌等系統方案,填補國內空白……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建設,不僅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助推器”和“倍增器”,還牽引和帶動了國內基礎工業的發展,顯著提升了國家空間技術水平能力。

祖國至上 牢牢把握自主可控

對導航領域黨支部而言,把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與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最初的初心,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們也從未動搖國產化的決心。

過去,某關鍵元器件曾長期依賴國外進口。2014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試驗星研制中,廠家突然通知由於政府的原因停止供貨。彼時,我國在這一元器件技術攻關已經取得了突破,北斗團隊甘冒質量、進度等風險,果斷地決定用國貨替代。后來,外方當得知同類產品已經問世后,又急忙表示可以供貨了,且降價一半以上。

“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初期,我們就制定了關鍵器部件要自主可控的發展目標。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到北斗三號,我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表示,目前北斗三號衛星上所有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在實現部件國產化的同時,衛星關鍵元器件的國產化也進步非常大,做到了“北斗星、中國芯”。

“實際上中國北斗系統的發展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線,技術路線和發展路線,同時對世界衛星導航的技術體系也貢獻了中國智慧。”謝軍說,“不但航天領域要這樣,北斗系統要這樣,很多地方都需要這樣的,作為一個國家,作為在世界中成為一個對世界有貢獻,有責任的國家,一定要自主創新,這是核心。”

甘於奉獻 打造過硬科研隊伍

2018年5月,在某重要攻關工作中,北斗三號衛星副總指揮張猛作為負責人始終沖在最前列。然而在他晝夜不息奮力攻關的時刻,卻傳來了父親病危的消息。他沒有聲張,忍受著內心的煎熬,帶領團隊完成了所有的攻關准備工作才匆匆趕赴老家。攻關成功的當夜,父親永遠離開了他……

“在北斗研制工作中困難常有,好在有這樣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隊伍,讓每一道難題都迎刃而解,讓每一次險情都轉危為安。”謝軍認為,衛星研制是一項團隊工程,沒有個人英雄,航天事業的成功是一個團隊的成功,“工作久了,奉獻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覺得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去做這些事情”。

許多年輕黨員在老共產黨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成長起來,沉著冷靜嚴把質量關的產保助理陳三、穩重干練巾幗不讓須眉的郝文宇、敢打敢拼的青年設計師張洪波……都在各自的本職崗位上拼搏奉獻著。

十幾年來,黨支部先后培養出衛星總設計師、總指揮15人,副總設計師、副總指揮20余人,6人走上了廠所級領導崗位,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中國航天功勛獎,1人獲中國航天創新獎。

根據計劃,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更優質的服務﹔2035年,建成以北斗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這支過硬科研隊伍將是北斗導航事業堅實的智力支撐。

謝軍表示,2020年之后,要把空間基准服務的精度提到更高,使目前衛星導航系統所不能覆蓋的一些領域能夠用它,比如說深空,比如說在一些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室內導航。到2030、2045年以后,中國在航天領域裡面,特別是衛星導航這個領域裡面能夠成為真正的領跑者。

(責編:王醒、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