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業績考核引導央企高質量發展

記者 陳奧

2019年06月19日08: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經營業績考核引導央企高質量發展

國資委近日舉行2019年度和2019-2021年任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責任書簽訂儀式。經營業績考核突出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功能差異化考核、可持續發展等導向,著力引導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

新的業績考核辦法將利潤總額替換為淨利潤指標,並對經濟效益考核目標實行分檔管理。

據國資委介紹,各中央企業勇於擔當、主動加壓,都報送了較為積極的經營目標。在消化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和一般工商業電價下降等政策性減利2000多億元的基礎上,2019年度中央企業淨利潤目標比上年增長9%。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結合當前中央企業的發展情況,2019年確定的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標總體上體現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年度中央企業淨利潤目標比上年增長9%。這個指標的設定說明臨近年中,央企的經濟增長利潤值良好,指標設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責任書對標高質量發展,部署企業2019年全年改革發展任務牢牢把握領導人員契約化管理要點,激發競爭力提升的內在活力,通過簽訂業績目標,充分發揮正向激勵作用,進一步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2017年和2018年,中央企業利潤都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長,考慮到前兩年中央企業是在早前盈利增速持續下滑甚至一度負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的,具有恢復性增長性質,今年中央企業繼續維持很高利潤增速並不現實,而且考慮到中央企業承擔的降費讓利責任的落實,因此將全年利潤增速目標確定在9%較為合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新的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大了科技創新考核力度,一是健全科技創新考核指標體系,對工業和科研等科技進步要求高的企業,年度和任期均設置科技創新指標﹔二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計算淨利潤、經濟增加值等經濟效益指標時,將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三是加大科技創新考核獎勵,對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業,在年度中給予考核獎勵加分,在任期中予以通報表揚﹔四是鼓勵探索創新,對企業因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的,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原則,考核上不做負向評價。

據了解,在上述政策支持和引導下,中央企業積極響應,積極梳理創新短板和技術攻關清單,多措並舉,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2019年中央企業預期加回利潤的研發費用,比上年增長8.4%。部分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設置指標納入責任書,明確攻關節點目標,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

劉興國表示,新的考核辦法除了提出較高盈利增速目標之外,突出強調了對創新的考核,以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實施反“卡脖子”工程,盡快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或技術壓制。

周麗莎表示,責任書有效支撐企業科技創新等重點工作開展,進一步加大了科技創新考核力度。從設置科技創新指標、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加大科技創新考核獎勵等方面多措並舉,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

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圍繞去產能、降杠杆減負債、壓兩金等國資國企改革階段性重點任務,國資委加大了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考核支持力度。對重點涉煤企業設置去產能任務指標﹔對結構調整任務重的企業設置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等指標﹔對兩金規模和佔比較高的企業設置兩金壓控指標﹔繼續將資產負債率管控納入全部中央企業業績責任書﹔對剝離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任務較重的企業,在責任書中增加約束性條款。對企業因消化歷史遺留問題、推進重大結構調整和重組,預期對業績考核產生重大影響的,在考核目標確定時給予了實事求是考慮。

周麗莎表示,責任書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進一步改善。在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方面率先行動、示范帶動。堅持聚焦實業主業,核心業務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分功能差異化考核

根據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業績考核對不同功能和類別的企業,突出不同考核重點,合理設置經營業績考核權重,確定差異化考核標准。

對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重點考核企業經濟效益、資本回報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年度經濟效益指標權重為70%﹔對主業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企業,加強對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的考核,年度保障任務類指標權重不低於30%﹔對公益類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重點考核產品服務質量、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和保障能力,年度社會效益指標權重為80%。

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突出落實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優化目標、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的考核,設置資本收益率、重點改革任務推進情況等指標。對處於特殊發展階段的企業,根據企業功能定位、改革目標和發展戰略,考核指標、考核方式“一企一策”確定。

周麗莎指出,在責任書中,根據不同類別的企業類型提出要求,分類考核分配,突出質量效益導向。對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重點考核企業經濟效益、資本回報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完善公益類企業考核機制,差異化確定考核重點,合理確定經濟效益指標和社會效益指標及比重。建立健全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考核體系。圍繞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根據其自身所處的行業特點進行分類考核。通過分類考核,關注企業之間的差異化特征,注重企業自身歷史進程的縱向對比,促進企業不斷取得進步。差異化分類考核下,著力增強考核激勵的精准度和匹配度,提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的自主創新性。

突出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了解,按照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經營業績考核堅持短期目標與長遠發展相統一,切實發揮企業戰略引領作用,構建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相結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考核體系,調整優化了任期考核指標,將總資產周轉率替換為全員勞動生產率,保留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作為基本指標。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央企業在上一任期實現較高增長的基礎上,資本回報和勞動產出效率等指標目標進一步提升。2019-2021年任期,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加權平均為111.9%,中央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目標48.8萬元/人,要素投入產出效率進一步提高。

(責編:王醒、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