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錫業股份和貴研鉑業同時發布重大事項的提示性公告。雲南省人民政府擬與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五礦”)深化合作,該事項可能導致上述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截至目前,各方正在磋商並推進本次合作的進程,相關方案尚未最終確定,尚未簽署相關正式協議。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雲南省地方國企迎來的第二次“央企化”熱潮,重點在於以企業為主題的產業鏈整合升級。未來雲南這兩大資源型老牌國企將開啟發展新篇章,為雲南省資本市場今后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中國五礦“來頭不小”
公告顯示,中國五礦將入主錫業股份控股股東的控股股東雲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雲錫集團”)和貴研鉑業的控股股東雲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金屬集團”)。目前,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為雲南省國資委。
根據中國五礦的相關資料,該集團是由兩個世界500強企業(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戰略重組形成的,是中國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公司經營以金屬、礦產品的開發、生產、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兼營金融、房地產、物流業務。2018年世界500強排名109位,國內金屬行業排名第1位,旗下擁有包括五礦稀土在內的8家上市公司。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稀土作為中國的王牌資源,為中國芯片制造提供了堅實的后盾,雲南省政府擬合作的中國五礦旗下擁有很多像五礦稀土這樣優質的上市公司。此番地方國企“央企化”的浪潮,重點在於以企業為主題的產業鏈整合升級,中國五礦的入主有望做出一個結合稀土、貴金屬、金屬礦產在內的大型完善的產業鏈+平台。
也有券商分析師指出,若此次“混改”能順利完成合作,未來雲南這兩大資源型老牌國企將開啟發展新篇章,為雲南省資本市場今后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兩家地方國企“不容小覷”
錫業股份和貴研鉑業作為雲南省具有代表性的資源型國企,近年來的業績較為“亮眼”,獲央企入主自有其道理。
《証券日報》記者查閱公司年報發現,錫業股份2017年、2018年的歸母淨利分別為7.06億元、8.8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418.68%、24.8%,重現業績巔峰。中泰証券分析認為,錫業股份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主要產品精錫與精銅價格同比上漲,錫產品產銷量同比增長,推動業績穩步增長。
此外,貴研鉑業自2003年上市以來,僅在2008年淨利潤出現過虧損,其他年份基本呈穩定增長態勢。2019年一季度,貴研鉑業實現營業收入49.50億元,同比增長28.48%﹔實現歸母淨利潤3234.13萬元,同比增長62.26%。
民生証券指出,貴研鉑業的研發能力是其重要的營收增長內生驅動力,2019年公司的銷售規模逐步擴大,驅動主營業務收入上漲28.48%。公司是國內唯一在貴金屬材料領域擁有系列核心技術和完整創新體系、集產學研為一體的上市公司。此外,公司並購貴研中希,形成相互支撐、相互協調的三大板塊——貴金屬新材料、資源循環利用和商務貿易。
值得關注的是,昨日,貴研鉑業的股價直接以漲停價19.09元/股開盤,以19.03元/股收盤﹔而昨日錫業股份的股價也一路走高,以11.78元/股收盤,漲幅達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