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探索現代農業服務平台業務 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杜燕飛

2019年05月22日08: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小滿節氣已至,麥浪滾滾。站在自家的田埂上,安徽省巢湖市欄杆鎮種糧大戶尹必東高興地說:“同樣種地,如今大不一樣嘍。自己手裡流轉了400畝地,過去全家老小齊上陣,出力多還不賺錢。現在把地全部托管給中化農業巢湖MAP技術服務中心后,種田成本降低了,產量還提高了,去年多賺了六萬多元。”

尹必東所說的MAP(現代農業服務平台業務)模式,是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提出的,以集成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和智慧農業為手段,以農產品品質和種植效益提升為核心,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通過全方位提高農業種植水平,瞄准制約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的痛點,滿足農民“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的願望,助力農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MAP模式以農業全產業鏈效率的提高和價值提升,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最終幫助農民實現脫貧致富。”中化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化農業MAP技術服務中心人員向農戶傳授科學種田方法。中化集團供圖

當好大管家 幫助農民“種出好品質”

“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是農業現代化面臨的重大課題。而MAP是一種平台戰略,通過搭建平台鏈接農業產業上下游經營主體重塑產業生態,形成了以中化集團為主體,吸納從農業品投入、金融、技術、智慧農業、糧食收儲、農機等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直接為農民提供服務的生態圈。

具體來看,中化農業以MAP示范農場為展示基地,通過先進的現代農業集成技術,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吸引農戶加入﹔依托MAP技術服務中心,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包括良種選育、作物營養、作物保護、農機應用、技術培訓、智慧農業、品質檢測以及農產銷售、品牌打造、金融支持等在內的“7+3”服務﹔成立“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為農民提供政策解讀、農技培訓、創業輔導、項目孵化等服務。

“我們與農田管家共建,探索巢湖區域無人機飛防服務﹔聯合雷沃重工,探索整地、播種、收割全程社會化農機服務﹔為農戶提供金金融貸款服務……”中化農業巢湖MAP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戴弟表示。

農戶可以選擇從種到收全程托管,也可以半托管。托管過程中,無處不在的科技,降低了成本,實現了增產。“2018年,自己將400畝地托管給巢湖MAP技術服務中心后,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水稻畝產達到了1200斤,扣除農資、人工、收割、電費等費用,每畝增收150元,400畝地一共多收入了6萬元。”尹必東說。

正因為此,MAP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種糧大戶認可。截至目前,中化集團已在全國各省區農村建立MAP綜合服務中心近200個,服務管理耕地 215萬畝,服務規模種植戶2.1萬戶,帶動農民增產增收超過2.5億元。並在全國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的8個縣、區、旗開展農業產業扶貧。

中化農業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與農戶交流。中化集團供圖

產銷對接品質 幫助農民“賣出好價錢”

“種出了糧食怎麼賣掉?”這同樣是合作農戶關注的問題。“中化農業收購我們的糧食價格比市場價加價3分錢,讓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尹必東說。

為了讓好產品找到銷售渠道,賣出好價錢,中化集團先后與中糧、中儲糧、五糧液、四川省糧油集團等32家企業合作,累計銷售原糧7.69萬噸,銷售其他農產品8萬斤。“目前,中化集團正在打通全產業鏈,上下游種植、銷售、加工產銷對接,通過建立‘公司+服務中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訂單式生產,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戴弟表示。

在山東高青,為解決茹家窯村6戶貧困戶的溫飽問題,中化農業高青MAP技術服務中心協調村支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社,實行土地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同時,開辟了網上銷售渠道,建立了糧食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通道。在此基礎上,合作社建起了“興茹面粉加工廠”,注冊了“興茹”牌面粉商標,提高了糧食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延伸了糧食生產產業鏈條,增加了合作社收入。

在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新平村的MAP示范農場裡,阿魯科爾沁旗MAP技術服務中心以土地托管為核心,實施水肥一體化項目,打造優質高效甜菜基地。“我們夫妻倆一個月收入7000元,再加上分紅,年底穩穩脫貧。”在農場打工的農民孫貴榮說。

自從中化農業MAP落戶巢湖后,安徽省巢湖市欄杆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胡學超給種糧大戶打工,一年收入3萬元,比之前多收入1萬元。“感謝中化MAP,給我提供了工作崗位,解決了溫飽問題,實現了脫貧。”他說。

此外,中化集團推出了特色優質農產品的公益榜單“熊貓指南”,創建具有公信力的中國高端農產品風向標,助力農業品質升級和品牌建設。目前,已發布三期榜單,其中,2019年春季榜單上榜27款國貧縣農產品,佔榜單產品總數的20%,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擴大銷路。

中化農業巢湖MAP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戴弟介紹“MAP智農”智慧平台。人民網記者杜燕飛攝

智慧農業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過去農民播種是憑經驗,而中化農業則是給土壤‘量體溫’,根據地溫決定播種時機。”在巢湖MAP示范農場,戴弟告訴記者,“中化農業推出以精准種植為核心的現代農場智慧管理平台‘MAP智農’,解決了農戶一直以來的種植痛點。”

據介紹,“MAP智農”平台,利用地塊管理幫助農民管理地塊,遙感觀測分析作物長勢精准巡田,精准氣象提前預知異常天氣風險,農事管理在地圖上實現進度可視化,農事提醒適宜時間做合理農事,病虫害預警做到病虫害提前防治、農聯網感知土壤濕度觸發智能噴灌等。

該平台運用互聯網、物聯網、衛星遙感、農業氣象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全程跟蹤、解決農業生產管理的問題,做到整個種植過程的精准高效。同時,通過種植過程的數據化、標准化和線上化,積累作物全生命周期的生長數據,生產過程全程可追溯,逐步實現農業大數據的增值應用和農業種植的智能化。

巢湖MAP技術服務中心人員向農戶尹必東講授如何利用“MAP智農”實現網上農事管理。人民網記者杜燕飛攝

“利用MAP智農這個平台,每一位農戶可以監控自己全部土地,每一種作物都配備一套種植方案,隻需要按照方案上的要求操作即可。如果哪塊土地種植的作物出現了問題,如病虫害、雜草等,屏幕就會顯示紅色預警,隻需要前往這塊土地查看處理即可,在實現網上農事管理的同時,節省了勞力,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勞動成本。”戴弟表示。

有了“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這兩塊“法寶”,中化農業MAP模式在全國各地迅速走紅。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中化集團印發了《共同促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實施方案》,希望借助MAP模式的資源配置功能和專業服務能力,促進全國農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根據規劃,未來三至五年,中化集團將在全國重要農業縣建設500座以上的MAP技術服務中心和近千個現代農業示范農場,服務耕地面積達到3500萬畝以上,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