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

從簡陋教學樓到美麗校園,萬象農冰村小學師生見証老中友誼

“感謝中國朋友幫我們建起了漂亮的學校”(第一現場)

本報赴老撾特派記者  孫廣勇
2019年04月23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萬象農冰村小學的學生們在教學樓前作出“比心”手勢,感謝中國的幫助。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萬象農冰村小學的學生們在學習中文。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核心閱讀

  “你好!”“謝謝!”記者不久前來到老撾萬象市佔塔布裡縣農冰村小學採訪,到處都能聽到孩子們親切、稚嫩的中文問候。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和老撾和平與團結委員會共建的農冰村小學被評為萬象市示范小學和美麗校園。目前中國正積極推動醫院、公路、學校等一批民生援助項目在老撾落地,幫助老撾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在農冰村小學入口處,石碑上用中老兩國文字書寫的“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和老撾和平與團結委員會共建”,在藍天白雲下十分醒目。校長苯妮從事農村教育工作37年,已經在農冰小學工作16年,她清楚地記得7年前中國朋友來援建農冰村小學的場景。“學生們在校門口手捧鮮花,唱著校歌歡迎客人,村民們也紛紛聚集到校門口,熱情歡迎來自中國的貴賓。”

  “那一刻的激動和感謝,我至今不會忘記”

  苯妮告訴記者:“這是佔塔布裡縣最好的學校,教室寬敞明亮、干淨整潔。附近其他村子的家長都搶著把孩子送到這裡。”

  苯妮一邊和記者交談,一邊撿起地上的紙屑投入垃圾桶。“這裡被評為萬象市示范小學和美麗校園,來自中國和老撾的老師對學生都十分關心愛護。”

  以前農冰村小學隻有一幢1965年由當地村民集資建設的簡陋教學樓,6間教室、6名教師,僅能容納125名兒童,遠遠不能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入學需求。由於政府預算有限,擴建教學樓的事情始終沒有著落,許多曾在此上學的孩子不得已轉往私立學校,農冰村小學面臨生源流失甚至無力辦學的危機。

  “為了擴建校舍的事情,我們幾乎跑斷了腿,一籌莫展,直到遇見了中國朋友,”苯妮對記者說:“中國朋友說將幫助老撾修建新學校,那一刻的激動和感謝,我至今不會忘記。”

  2012年2月,經過多次實地考察與論証,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決定援建農冰村小學,修建總建筑面積為800平方米的新校舍。截至2019年1月,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在緬甸、老撾、柬埔寨等13個國家開展了60多個民生公益項目,涵蓋教育、醫療衛生、職業技能培訓等領域。老撾國會議員坎培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棟教學樓帶來了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對農冰村乃至整個萬象市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是老中傳統友誼的真切體現”。

  不到一年時間,一座高標准的現代教學樓就佇立在農冰村小學,還有平整的操場和孩子們喜愛的娛樂設施,孩子們終於告別了破舊、黑暗的教室。指著學校二樓大廳懸挂的大幅照片,苯妮說:“新校舍有一棟兩層教學樓和兩棟教師宿舍,桌椅、黑板、電扇等一應俱全,能容納500多名學生。孩子們搬進了新校園,高興極了。從那時起,農冰村小學更名為‘老中農冰村小學’,紀念老中友誼。”

  “舊校舍光線昏暗,沒有電扇,熱得受不了。現在的教室有電燈、電扇,很敞亮,孩子們學習都很投入。”五年級教師叻道對記者說。

  “老撾和中國是好朋友,我們想去中國”

  “老中農冰村小學是兩國友好的象征。我向老撾教育部和中國大使館提出了設置漢語課程的建議,很快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中國派來了漢語教師。現在每位學生每周都學習兩個學時的漢語,其他學校都十分羨慕。”苯妮自豪地說。

  在碧藍天空的映襯下,老中農冰村小學白色的教學樓格外醒目。教室牆壁雪白,窗子寬敞明亮,金色陽光照耀著牆壁上的中老兩國國旗。在五年級教室,學生們正在上中文課,來自中國的漢語教師志願者姚昌華拿出寫有“世界”“亞洲”“老撾”“中國”等詞卡,貼在黑板上,孩子們認真地讀著。讀到“老撾”“中國”時,孩子們一起大聲說:“老撾和中國是好朋友,我們想去中國!”

  除了中文課堂教學,老中農冰村小學還開設了各種各樣的中國文化課,比如剪紙、書法、唱中文歌和水墨畫,還舉辦踢毽子比賽、過年包餃子等活動,讓更多的老撾學生通過參與生動有趣的中國文化活動,進一步了解中國,發現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2017年,該校學生還參與錄制央視節目《絲路同唱茉莉花》。

  雖然孩子們大多沒有出過遠門,對萬象以外的城市很不熟悉,但一提起中國,每個人都興奮起來,五年級學生威拉蓬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們校長去過中國,她告訴我們那裡很漂亮、很現代,長大后,我們都想去中國。”

  作為老撾的近鄰,中國已成為老撾第一大投資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中國積極推動醫院、公路、學校等一批民生援助項目在老撾落地,幫助老撾人民提高生活水平。中國駐老撾大使姜再冬表示,近年來,中老合作持續向民生領域和貧困地區傾斜,具體項目已經涵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戶生計、脫貧能力等諸多方面。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中老友好的繼承人和建設者。作為老撾人民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時刻關注老撾教育事業發展並願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午時分,記者離開學校時,不少家長來接孩子回家吃飯。騎著摩托車的賽齋告訴記者:“大女兒在三年級,小兒子在幼兒園,在這裡上學很幸運。感謝中國朋友幫我們建起了漂亮的學校,中國是老撾真正的朋友。”

  在採訪結束時,農冰村小學的孩子們唱起了中文歌曲,祝福老中友誼世代長存。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美麗的佔芭花映襯著孩子們的笑臉,流淌的湄公河見証了中老兩國的友誼。從孩子們的歌聲中,記者深切感受到兩國人民共同的心聲。中老友誼之花,就像美麗的佔芭花,已深深根植於下一代人的心中。

  (本報萬象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3日 17 版)
(責編:李楠樺、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