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慢火車助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

2019年02月21日08: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民俗慢火車助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

  2月18日,農歷正月十四,由寶雞開往平涼的6072次公益“慢火車”再一次吸引了無數國人的眼球,在中華民族傳統元宵佳節前夕,傾情上演了一台“社火少年慢火車上鬧元宵”聯歡會。十四名“小關公”和“小穆桂英”身著艷麗的社火服飾,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民俗表演,讓旅客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隴州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演者是由隴縣各鄉鎮選送的社火傳承人裡的佼佼者,最大的14歲,最小的僅8歲。

  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道: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可見其延綿之久。

  6072/6073次列車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客運段繼6063次“秦嶺小慢車”之后,打造的另一趟公益性“慢火車”,自1996年7月寶中鐵路建成通車,22年風雨無阻,在最大限度為沿線旅客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還借助列車流動宣傳的形式,積極踐行國家對傳統節日文化活動要求,以中秋、元宵節等傳統佳節為重點,突出節儉、安全、祥和、大眾化工作理念,引導廣大群眾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展現中國精神、增進文化自信。此番“慢火車”元宵民俗文化表演的方式可謂是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在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傳播方面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借助火車天然“流動舞台”的特點,以全國各地的旅客為觀眾,實現了一場成本小但傳播半徑大的文化宣傳活動。

  沒有絢麗到奪目的燈光背景,沒有一流的音響效果,也沒有華麗的名嘴主持,但這裡卻有最用心的演員們和車廂裡千百個熱情似火的旅客觀眾們。就在這樣的一個空間有限的質朴的“舞台”上,以沿途的山河為背景,小演員們用精彩的表演默默傳承著中華民族最博大精深的傳統民俗文化,將文化變成了具有鮮活生命力的藝術形式進行呈現,避免了地域傳統文化成為“束之高閣”的“曲高和寡”,以一種更為“接地氣”的方式,形成了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也為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旅游資源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無形中拉動了沿線經濟發展,真正做到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慢火車雖然沒有高鐵一日千裡的速度,但卻便利了千萬沿線鄉村的人民,在長達22年風雨無阻的開行中為展示當地特色文化、特色農產品和旅游資源,拉動當地旅游業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又以這種流動宣傳的模式最大限度傳承著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極大地增強了當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基因、活躍旅途氛圍、增強節日氣息等方面樹立了成功標杆,創造了積極正面的社會價值,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額“雙豐收”。

(責編:李楠樺、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