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港口國企融合邁出實質步伐

記者 王民 毛振華

2019年02月19日08: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津冀港口國企融合邁出實質步伐

  河北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有個文峰木業產業園,過去,產業園進口的原木、板材在天津港卸貨后,需要再用汽車轉運至曹妃甸。

  這種物流操作復雜、運輸效率低下、企業綜合成本高的現象,隨著2018年1月天津至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環渤海內支線開通而改變。從此,進口集裝箱從天津港干線船舶卸下,直接裝上支線船運到曹妃甸。

  3個月后,天津港與曹妃甸港區又開通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裝載17個集裝箱、34輛平行進口汽車的“鴨綠江”輪,從天津自貿區天津港片區出發,運抵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從此,外貿進口集裝箱貨物無須在天津港口岸辦理清關手續,再中轉至曹妃甸港,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也疏解了天津口岸的壓力。

  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港務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負責人齊建輝介紹說,此舉實現天津自由貿易區功能向河北港口延伸拓展,外貿進口集裝箱可享受到自貿區、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多重政策。以平行進口汽車為例,直接在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清關,物流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天津港集團公司生產安全部副部長孟慶柱說,在與曹妃甸合作基礎上,還將依托在黃驊港和唐山港合資成立的集裝箱碼頭公司,不斷做強做大平行進口汽車和木材、礦石等進口貨類,努力打造津冀港口間的集裝箱班輪精品航線。

  過去,河北的港口與天津港的關系沒有這麼緊密。天津、河北同處於渤海灣西岸,有640公裡海岸線,自北向南分布著秦皇島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黃驊港等一批貨物吞吐量超過億噸的大港。津冀兩地區位相近,腹地交叉,這些港口雖是“近鄰”,實際上卻是“對手”,你爭我搶,互不相讓。

  5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明確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定位,與河北省的港口形成合作、錯位發展。從此,津冀港口之間成為“搭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津港是“百年老港”,擁有120余條集裝箱班輪航線,通達全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多個港口。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天津港不再獨享優勢,而是惠及更多伙伴。

  從“對手”到“搭檔”,津冀港口融合走出一個又一個實質步伐。

  2014年8月,天津港集團和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分別持股50%設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促進津冀港口協同發展。2017年5月,天津港集團、河北港口集團、滄州渤海新區管委會簽署協議,共同加快推進黃驊港集裝箱發展。2017年中,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收購了黃驊港集裝箱碼頭90%股權,邁出了兩地港口資源集約利用的關鍵一步。

  2016年12月,天津港和唐山港共同出資成立津唐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共同運營京唐港區集裝箱運輸業務,整合集裝箱運輸軟硬件資源,實現京唐港與天津港集裝箱航線共享。2018年,津唐國際集裝箱公司完成吞吐量233萬標箱。

  經過5年的攜手共進,現在以天津港為中心的環渤海內支線運輸網絡初具規模,天津港與唐山港、黃驊港形成干支聯動、無縫銜接、相互支撐有利格局,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標志著干線樞紐港與支線喂給港的格局基本形成。

  天津外代貨運有限公司多式聯運部經理高鑫介紹說,天津港環渤海內支線已覆蓋河北省秦皇島港、唐山港、曹妃甸港、黃驊港等周邊港口,渤海灣內有12條船,平均每月開行90余班。去年,天津港環渤海吞吐量累計突破100萬標准箱,其中,來自河北地區貨源約佔90%以上。

  受惠於津冀港口融合,5年來,河北省港口新增生產性泊位55個,泊位總數達到213個﹔新增年設計通過能力3億噸,達到11億噸﹔集裝箱年設計通過能力增加191萬標箱,通過總能力達到396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增加287萬標箱,達426萬標箱。2018年,河北省港口通過能力和貨物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雙雙突破11億噸大關。

  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運波表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津冀港口通過建立資本紐帶,形成資本合作關系,正逐漸從競爭轉向競合,尤其是集裝箱運輸合作成效顯著,實現了1+1>2的效果,津冀港口協同發展逐漸進入快車道。

  競爭變競合,一線企業最有體會。“黃驊港原來多停靠小貨輪,借助天津港的管理經驗和航線資源,現在大型貨輪來往已成常態。”滄州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儲禮君說,與天津港合作后,凡是從滄州黃驊港下水、天津港中轉的集裝箱運輸全部開通了直航業務,航線已有14條。

  天津港集團公司投資發展部副部長薛曉莉說,津冀雙方將拓展在碼頭運營、港口建設、港口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合作,增強津冀港口群對環渤海、內陸腹地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津冀港口加快建成以天津港為核心、河北港口為兩翼,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安全綠色、暢通高效的世界級港口群。

(責編:李楠樺、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