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光”繪就新能源產業鹽城品牌

記者 孫寅 

2018年09月12日08: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好“風光”繪就新能源產業鹽城品牌

  在鹽城市濱海縣國家電投海上風電場,座座高達百余米的塔筒支撐著三片巨大的葉片,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按序排開。白色的風機機組與藍色的大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甚為壯觀。

  在鹽城市下轄的東台市富安鎮乘勝村,這裡又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情景。抬頭望去,乘勝村村民屋頂不見瓦片,隻見深藍色的光伏板。自2013年該村啟動家庭光伏發電工程以來,已有近百戶村民加入,不僅自家用電不花錢,還能賣電增收。

  這樣的場景對多數鹽城人而言並不陌生。地處江蘇沿海的鹽城擁有該省最長的海岸線,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稟賦突出。依托這些天然的好“風光”,鹽城早就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並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鹽城市“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新能源產業發展路線圖》《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鹽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規劃》等多項政策相繼出台,為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做好頂層設計﹔發布新能源重點企業滾動培育名錄、成立智慧能源示范區專家指導委員會、長三角新能源專委會、召開2018鹽城綠色智慧能源會議等舉措不斷,積極擴大智慧能源產業的“鹽城品牌”影響力。

  依托東台、大豐、阜寧、射陽、市開發區、亭湖六大新能源裝備園區為載體,鹽城搭建起功能互補、共生雙贏、良性循環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基本形成覆蓋研發、生產、建設、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

  通過引進遠景能源、金風科技、天合光能等風電和光伏領域的龍頭企業,鹽城有效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在此不斷集聚。以金風科技海上風電機組產業化項目為龍頭,鹽城形成了1.5兆瓦至6.45兆瓦的一系列直驅永磁風力風電機組整機及零部件制造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截至目前,鹽城已建成陸上風電場36個,正在積極推進8個海上風電場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並網達127萬千瓦,居江蘇省第一﹔分布式光伏累計並網35.7萬千瓦。據介紹,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將達11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產能規模達1000億元。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在2018鹽城綠色智慧能源會議上致辭時說,近年來鹽城走業態融合之路,創新開發模式,形成了“互聯網+”智慧能源、智慧電網、分布式能源、大規模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在大豐港經濟開發區,全國首條結合非並網風電與海水淡化的生產線已經調試出水,可在沒有任何網電支撐的情況下,經微網能量管理系統協調控制,向海水淡化裝置提供穩定的電能﹔上有風力發電、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養殖的“風光漁”立體開發模式已在東台建成,這是目前世界史單體規模最大的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鹽城智慧能源大數據中心集中監測鹽城市域能源從產生到消費的各個價值鏈環節,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提供數據支持,引導企業和居民向更加綠色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

(責編:李楠樺、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