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資深化圈層梯度推進戰略

趙瑞希

2018年05月31日08: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深圳國資深化圈層梯度推進戰略

  一年裡,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實現“四個翻番”……搶眼的成績吸引了35批次各省市國資委赴深調研。深圳國資委表示,2018年將繼續大力打造核心、基石、衛星、輻射、海外五大圈層,梯度布局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同時,還將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綜合服務。

  市屬國企經營指標

  一年實現“四個翻番”

  來自深圳市國資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市屬國企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實現“四個翻番”。其中,總資產25553億元,增長125%﹔淨資產9440億元,增長4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005億元,增長165%﹔利潤總額862億元,增長154%﹔上繳稅金705億元,增長171%。在全國37個省級監管系統中,深圳市屬國企利潤總額排名第三位,淨利潤、成本費用利潤率排名第二位。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區兩級國企總資產26968億元,淨資產1058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156億元,利潤總額889億元,上繳稅金713億元。

  經營數據表現出眾的直接原因是當年深圳國資委加大資源整合重組力度,大力提升資本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2017年,深圳地鐵收購萬科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深圳市投控公司收購天音控股、信達財險﹔特區建發集團與路橋集團整合完成﹔深圳市國有出租車專業化統一運營平台全面重組搭建﹔口岸中心產權調整至免稅集團﹔特區建發與路橋集團整合、建安集團並購建設集團﹔賽格集團完成核心資產整體上市﹔深深房與恆大、深深寶與糧食集團等戰略性重組穩步推進﹔83戶國有“僵尸企業”全部出清。

  而推動混改和優化管理制度等市場化改革舉措是業績上升背后的深層支撐因素。

  2017年,深圳國資委積極探索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城交中心、賽格物業、水規院、全程物流、綜交院5家企業混改,系統內企業混改比重超過75%。建科院從轉制科研院所成功實現IPO,為全國國企混改提供了“精彩樣本”。

  當年,深圳市國資委還出台了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政策,在企業范圍、企業層級、持股對象、持股比例等方面探索新路。同時,在全國率先公開選聘專職外部董事,率先開展直管企業和中小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長效激勵約束覆蓋面、激勵力度持續擴大。

  2017:完善機制、著眼創新、優化布局

  2017年經營指標實現“四個翻番”與深圳市國資委完善機制、著眼創新、優化布局三項重點工作緊密相關。

  這一年,具有統領意義的《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發展的實施方案》正式出台,並配套有涵蓋權責關系、投資布局、國企黨建、選人用人、激勵約束等重點領域的12個改革文件。

  當年,深圳市國資委制定全面推進混改3年工作方案﹔開展3家直管企業和12家中小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試點,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專職外部董事﹔下放二級企業長效激勵審批權,開展8家直管企業長效激勵約束工作,累計覆蓋面超過50%。

  記者了解到,深圳國有資產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佔比達61%,金融產業佔比為15%,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僅為2%。在深圳市國資委總經濟師何建鋒看來,在新興產業的投資佔比太小,是深圳國資需要加力補齊的短板。

  為推進國資優化布局,2017年,深圳市國資委著眼未來,構建“深圳灣”科技園區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實施圈層梯度推進戰略,創新構建“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上市平台+產業集群”商業模式,打造核心、基石、衛星、輻射、海外五大圈層,梯度布局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向外輸出深圳園區商業模式,向內導入各圈層高端科技創新要素,培育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實際上,圈層梯度推進戰略是深圳市國資委謀求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的方式之一。作為這一戰略的核心實施主體,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文告訴記者,入駐園區的創業企業可享受7折租金優惠,與此相對應的是,深圳國資有不超過5%的優先跟投權。這就意味著在創業團隊孵化、成長、成熟的過程中,國資不會錯過股權投資機會。

  為此,深圳國資委推行基金群戰略,目前共有基金180隻,包含政策性基金、母基金、產業基金等,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創新投、高新投、中小擔累計為深圳市2萬多家中小微企業、3.7萬個項目提供逾4200億元的投融資擔保﹔創新投參投企業累計上市137家。

  2018:

  加大資本運作

  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深圳市國資委主任彭海斌表示,2018年深圳國資國企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發力創新發展,提升服務深圳城市核心競爭力、服務城市運營和保障社會民生、服務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三項服務能力”,推動國有資本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快速發展。

  為落實這一思路,深圳國資委制訂了一系列工作目標。

  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堅持“不限層級、應改盡改”,全面推進企業混改,力爭3年內實現商業類企業混改全覆蓋。並且,全面啟動商業類中小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大力推進直管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力爭3年內實現商業類企業全覆蓋。

  在深化資源整合方面,加快完善實施國資整合重組“1+N”方案,在金融、園區、交通等領域形成一批行業領頭羊。同時,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進實施“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戰略,著力提升上市公司發展規模和質量。

  2018年,深圳市國資委將大力實施圈層梯度推進戰略,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上市平台+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模式,依托園區、金控平台、基金群等各類要素資源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綜合服務。

  為此,深圳市國資委將繼續推進基金群戰略,加快設立天使母基金,進一步完善基金群全周期服務鏈條﹔加快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擇機收購商業銀行,全力獲取壽險牌照,設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籌建科技保險公司和財務公司。

  此外,深圳市國資委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出台實施市屬國資國企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探索實施新興產業存量資源、增量資源差異化發展策略,並將借助科技園區,積極布局智能裝備、機器人等未來產業。

  按照計劃,到2020年,深圳將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集聚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金融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三者佔比將由目前的78%提升至85%以上。

(責編:朱江、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