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朱江)記者從中建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負責承建的,位於北京長安街的全球最大國際貿易中心建筑群最后一座建筑——國貿三期B座項目近日建成開業。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簡稱“國貿”)一直是中國商業綜合體的引領者,這個位於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央商務區核心地段,由酒店、寫字樓、公寓和商城等商業建筑形態組成的綜合體,是首都北京的地標性建筑群。
國貿建筑群已成為北京CBD地標(圖片由中建一局黨委工作部提供)
國貿是中國第一個城市綜合體建筑群包括一期(1985-1990年)、二期(1996-1999年)、三期A(2005-2010年)、三期B(2013-2017年),總建筑面積110萬平米。其中,三期A最高、330米,是已投入使用的北京第一高樓﹔三期B是國貿的收官之作,建筑高度296米,與國貿三期A組成“國貿雙璧”。
國貿三期的總規模為54萬平方米,分兩個階段實施,國貿三期A階段工程已於2010年8月30日建成並投入運營,建筑規模為29.7萬平方米。其中高度為330米的國貿大廈A座是目前北京的最高建筑、全球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由國際頂尖甲級寫字樓、超豪華五星級國貿大酒店組成,裙樓為新擴建的國貿商城。
而國貿三期B階段工程的總建筑面積達23.3萬平方米,由主塔樓、酒店裙樓、商業裙樓和附屬設施組成,是集寫字樓、酒店和購物中心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項目,主塔樓即國貿大廈B座。
國貿建筑群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榮獲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五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1990年國貿一期開業,中國舉辦了第一次亞太地區博覽會,國貿被稱為“10 億人民和世界相會之地”﹔2000年國貿二期開業,次年中國加入WTO,英特爾世界銀行等眾多的跨國巨頭進駐國貿,國貿成為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的窗口,如今國貿已經有皇家殼牌石油、俄羅斯天然氣、巴西石油、法國巴黎銀行、美國銀行、蘋果、埃克森美孚、聯邦快遞等300多家世界500強、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
“1985年,人家就沒讓中國企業投標做總承包,中國企業也沒能力投標。” “曾經的項目建設者”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黨委副書記陳明向記者回憶,工程總承包是把土建結構、精裝修、機電等各專業都搞定直接交付,業主拿到就能投用。但國貿一期建設時,中方企業隻能進行土建結構施工,連精裝修的能力都沒有。
國貿一期到國貿三期的建設,經歷了“外國建筑公司帶領中國建筑公司”、“外國建筑公司幫助中國建筑公司”、“中國建筑公司管理外國建筑公司”三個時期。
中建一局也從“工程主分包”,到“工程主承包”,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工程總承包”,完成了從“學徒”到“逐鹿”的蛻變。
“工程進度也不能同日而語,國貿一期創造了每月2萬平方米的超高層施工速度,二期創造了兩天一層的超高層施工速度,三期A座創造了15個月完成鋼結構施工速度,北京甚至中國建筑企業也在這32年的歷練中成長起來。”陳明如是說。
陳明指出,從國貿一期到國貿三期,工程難度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中建一局的管理水平也隨之越來越高。在中國建筑圈兒內,國貿32年的建筑史,體現了“工匠精神”的傳承,就是一部中國建筑業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