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新德裡出租車司機卡瑪向本報記者介紹Paytm的使用方法。本報記者 苑基榮攝
在英國曼徹斯特,市民在體驗摩拜單車。新華社發
印版“支付寶”成功佔市場
“我用Paytm已經有半年了,每次乘客掃我的二維碼,幾秒鐘就能完成支付,相比現金結算,不但不用找零,而且保証安全。現在我的用戶大半都用Paytm支付。方便、快捷又安全。”印度首都新德裡的出租車司機卡瑪對本報記者說。
卡瑪的出租車上有一張Paytm支付二維碼,類似二維碼遍布印度街頭的三輪車、餐館、加油站、攤點、電影院、商場……近日,在德裡衛星城諾伊達的Paytm總部,首席財務官阿米特·辛納興奮地告訴本報記者,剛剛得到的數據顯示,Paytm已擁有2.2億用戶,成為世界第三大移動支付平台。目前Paytm以每月千萬用戶的速度增長,佔據印度移動支付市場七成以上份額,月交易超2億筆,其接入的600萬家線下商戶是印度全部傳統刷卡終端的5倍。
2015年初,Paytm只是印度一家手機錢包公司,主要業務是話費充值,用戶不到3000萬。是什麼造就了這個丑小鴨變天鵝的故事?這需要從2015年2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注資開始。當時Paytm公司隻有不足10人的風險控制團隊。每天面對海量用戶歷史行為和相關信息進行線下人工審核,並做出風險判斷和處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此時,螞蟻金服帶給Paytm的整套安全風控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資深總監郟航對本報記者介紹說,螞蟻金服的風險政策團隊與反作弊團隊、模型團隊和算法團隊一起合作,優化Paytm的算法和規則,並把自研的風控產品帶給Paytm。結果是一方面更好地控制風險,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運營成本。目前Paytm運行平穩,風險控制開始走向正軌和規范。
在注資前,Paytm支付平台的應用架構、擴展性和穩定性都很脆弱。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技術積累,其產品和功能升級往往容易遇到瓶頸。針對以上問題,螞蟻金服設計了能夠覆蓋Paytm約60%的共性能力的支付技術平台,其余部分則根據印度當地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平台搭建好后,手把手教Paytm工程師使用和二次開發。目前支付平台應用架構、擴展性和穩定性得到極大提升,進入良性運行狀態。
中國的移動支付理念改變了印度支付方式和習慣。隨著交易量的增長,Paytm開始考慮發展線下支付。但印度沒有二維碼,按傳統思維,做線下移動支付需要掃碼機,模式重,成本高。螞蟻金服印度項目總負責人陳彥對本報記者說,當時他請Paytm創始人維杰到杭州來看看,小商販隻要用紙打印出一張二維碼,消費者隻要用手機掃一下就能完成線下支付。二維碼像一把鑰匙,幫助Paytm一下打開了線下支付市場的大門。二維碼使用中還產生了印度特色,如Paytm在電影海報印上一個二維碼,掃碼可以完成跳轉,然后訂票、支付。此外,Paytm添加了其他功能,如政府補貼給貧困人口的錢可以直接到Paytm裡面充值,助力普惠金融等。
郟航表示,在螞蟻金服給予關鍵的支付平台基礎框架、二維碼技術、反洗錢及風控技術支持后,Paytm正邁向“國民級”支付工具。這是一個日交易量上億筆級別的中國企業向日交易量千萬級別的印度企業的技術輸出。
攜手螞蟻金服之后,Paytm建立了數據中心,不僅業務發展一日千裡,同時系統經歷了無數次迭代和優化,印度員工比喻“就是開著飛機換引擎”。 維杰對本報記者說,跟螞蟻金服的每次合作,都像是一堂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短短兩年時間,Paytm從一個電子錢包公司成長為世界第三大移動支付平台,除了機遇外,最重要的是來自中國的技術、經驗、模式和理念。(本報駐印度記者 苑基榮)
快遞“小黃人”解放勞動力
“快遞公司來電話,說我包裹破損了,希望本人過去取。第一次去快遞轉運中心,讓我驚訝的是,那裡不是我想象的高大上、自動化運轉,而是一群人站在皮帶機旁邊,一件一件地挑,全靠人工操作。”浙江立鏢機器人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建強說。他看到東西首先會想到能不能機械化生產或操作,這個思維習慣可能是跟所學專業和從事工作有關。
自2014年偶然從快遞轉運中心發現機會后,朱建強開始研究物流分揀系統。項目研究一年多,搭建快遞分揀機器人的原型隻用了一個星期。2016年成立公司,朱建強任技術總監。2016年“雙11”期間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
快遞分揀機器人,形似掃地機器人,橢圓底座,長48厘米,下方裝有萬向輪,上面置有黃色托盤用來盛放包裹,被形象地稱為“小黃人”(見右圖,崔新耀攝)。像其他工業機器人一樣,小黃人是一種可以接收、執行指令的自動化裝置。不過,機器人一般必備三大件:伺服電機、控制系統和減速器。“小黃人”系統裡沒有減速器。這樣做的好處是,重量減輕,故障減少,使用壽命更長,成本也降低了。朱建強說:“‘小黃人’的出現是要讓人從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多轉移到創造性的工作中。”
“小黃人”如何分揀快遞?在天津申通一級轉運中心,大約400個“小黃人”在二層操作平台滿地跑。平台上有兩名工人,將快遞放置在排隊經過的“小黃人”的托盤上。當然,放件的工作也可以通過機器人抓取。“小黃人”自動稱重,同時掃描快遞單條碼獲取地址信息,比如地址是送往江蘇,那麼“小黃人”就會將其運到對應區域格子口,到達指定位置后托盤豎起,包裹被倒入格口,順著通道從二層滑到一層包裹裝運區,整個過程大約十幾秒。完成后,“小黃人”再回到放件區排隊等待。
“小黃人”的智能體現在什麼地方?一是自動掃描條碼並稱重﹔二是自動計算最優路線﹔三是返回時自動選擇最近等待區﹔四是自動尋找最近充電樁對接充電,並浮動需要充電的標准。以計算路線為例,機器人分揀送貨、返回路線不是計算距離長短,而是選擇最佳路線,因為有些線路距離短但可能擁堵。中央調度服務器會根據地面每隔50厘米貼放的二維碼,確定每個機器人的運行位置,從而發出路線指令。
申通天津公司網點2015年快遞業務進出港總量約為5464萬件,2016年進出港總量約為7291萬件,同比增長33%。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婷介紹:“為了應對快遞業旺季貨量激增,天津申通在2016年‘雙11’啟用了智能機器人自動分揀系統工程。智能機器人每小時分揀1.8萬件,可節省人工成本70%以上。移動的機器人托盤還可實現對傳統面單和電子面單的自動識別功能,使得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和科學。”
國家郵政局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快遞業務量規模繼續穩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佔比超過四成,對世界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貢獻率達60%。
盡管如此,中國物流領域的全自動化還沒有實現,如何研發智能化系統代替人工繁重枯燥的工作?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朱建強說,歐美國家除了最大的一級轉運中心使用自動化系統,二級或其他轉運中心還是以普通的交叉帶分揀機人工操作為主。
“過去是國外有了什麼,我們跟著學。希望在這個領域,我們能做出國外沒有的東西,就是從制造轉變到創造。現在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公司的技術研發基礎等讓我覺得有信心。”朱建強說,公司在國內已申請專利41項,其中7項已授權。在美國的4項專利申請已通過專利合作協定(PCT)申請,正在做進入各個目標國家的准備。(本報記者 龔相娟)
中國“火車頭”領跑全世界
當今中國鐵路的世界影響力有多強?不僅高鐵位居“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青年人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連風靡全球的動畫片《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都增添了新角色——中國小火車“勇寶”。展開一張世界地圖,你會發現,最近5年來,中國的“火車頭”已暢行五大洲!
遠眺非洲。今年5月底通車的蒙內鐵路上,“東風號”牽引肯尼亞邁出“走向工業化和中等收入國家的關鍵一步”﹔從設計到運營全產業鏈採用“中國標准”的亞吉鐵路,將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與吉布提港的陸路運輸時間由最快3天縮短為7小時。
遙望美洲。709輛來自中國的城際動車組,使阿根廷首都核心區與周邊衛星城的運行時間縮短一半,日載客能力提升了近一倍﹔巴西世界杯和奧運會的地鐵與動車組來自中國。
俯瞰大洋洲。中國的大功率機車已“扛起”新西蘭北島鐵路貨運的“半壁江山”,貨車出口輛也突破1000輛﹔澳大利亞的鐵路機車、貨車、客車和地鐵項目都有中國中車的身影。
近看歐亞大陸。中國參建了土耳其的第一條高鐵。中國動車組承擔著馬其頓60%的旅客運輸任務。中國高鐵“走出去”首單花落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從技術標准、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到物資供應、人才培訓、列車運營等都將採用中國標准,堪稱中國高鐵全系統、全產業鏈“走出去”的第一單。
更令人驚喜的是,我國第三十二次南極科考運輸救援車上的減震降噪系統,也是中國鐵路衍生產品!
實際上,這些年,在外國同行的眼中,中國猶如一座世界軌道交通裝備的“夢工廠”。世界上運營時速最高的列車、載重最大的機車、能耗最低的地鐵……遁地凌空、馳騁四方的時代列車都誕生在這裡,中國已經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中國中車,制造出的各種列車在全世界102個國家地區馳騁,83%擁有鐵路的國家和地區都在分享中國鐵路的巨大紅利。
中國鐵路得以順利“走出去”,靠的是“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拼搏。在自主創新的路上,中國鐵路砥礪前行,今年6月27日首發上線的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就是最好的証明。作為今后高鐵“走出去”的主力軍,“復興號”持續運行時速為350公裡,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了84%,是目前全球運行能耗最低的高速列車。
從“走出去”到“留下來”,再到“座上賓”,中國鐵路不僅跑出中國、聯通世界,也扎根海外、造福一方,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小城華都牙也,中國中車東盟制造中心80%的員工當地招聘,獲得的訂單總金額近百億元﹔在尼日利亞,借助鐵路項目,中土集團為當地培養出第一批產業技術工人,讓當地人借助鐵路項目,既有今天的飯吃,還有明天再就業的本領﹔在美國芝加哥,中國中車的新工廠每年產能將不低於168輛地鐵,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連芝加哥市市長拉姆·伊曼紐爾都感慨:“中車投資為芝加哥工業區振興注入了經濟動力,創造大量高收入工作崗位。(本報記者 陸婭楠)
制圖:劉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