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5年】感受民生新變化:住得更舒心了

2017年07月11日16:58  來源:新華社
 

安居才能樂業。讓百姓住得舒心,既要大處著眼,也要小處著手。

五年來,我國不但在保障住房困難群眾“有房住”上下工夫,努力滿足他們的社會公共服務需求,而且從廁所改造、“城市病”治理多角度入手,打造城鄉宜居環境,讓城鄉居民住得更加舒心。

保障性安居工程“兜底”保安居

居住在北京大興區高米店家園公租房小區的魯女士了卻了一樁心事:女兒率先享受到子女就近入學政策,入讀首師大附中大興北校區小學部。

“孩子上學是件大事,公租房住戶也能享受就近入學政策,給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魯女士難掩喜悅之情。2016年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16個公租房項目中,有199名承租家庭適齡子女實現了就近入學。

從保障住房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要,到努力滿足他們對社會公共服務的需求,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實推進,保障房成為真正的“暖心房”。

我國為滿足特定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建設了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間我國建成保障房約4000萬套。“十三五”規劃提出,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將完成2000萬套,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任務。

截至2016年底,已有1126萬戶家庭住進了公租房,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未來3年,還將有1500萬戶居民實現“出棚進樓”的夢想。

公租房的保障范圍也在逐步擴大。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說,公租房在有效改善當地城鎮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條件的同時,要督促各地將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范圍,為有需要的人群織牢織密住房“保障網”。

改廁革新古老鄉土生活方式

蚊蠅肆虐、污水橫流的旱廁曾是農村廁所的一般“范式”,改廁使農村居住環境得到大幅提升,成為鄉村生活方式轉變的有力注腳。

在山東省榮成市俚島鎮楊家山村王淑華的家裡,廁所牆面和地面都鋪著白瓷磚,帶蓋的馬桶潔淨光亮,不但聞不到一點臭氣,還具備高壓水沖式性能,極為節水。

“這個馬桶方便衛生,沒味兒,蚊虫蒼蠅也少。”王淑華說,以前的旱廁太矮,老人蹲下去就起不來,孩子看見裸露的廁坑也感到害怕。全村64戶廁所免費進行改造后,村裡干干淨淨,煥然一新。

農村廁所污水佔生活污水比例不大,但污染程度佔生活污水污染的90%。既改廁所的“面子”,也改廁所污水后段處理的“裡子”,才能有效解決農村主要污染源,解決農民最迫切的需求,讓農民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記者在榮成尋山街道夼子河村看到,村裡每5-6戶就安裝了一套戶型污水處理器,實現了洗澡、洗衣、洗菜、廚房及廁所污水的一體化處理。

“以農村廁所污水治理為第一目標梯次推進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到2020年,我國農村廁所污水治理率要達到70%以上的目標。”住建部總經濟師趙暉說,當前重點是做好改廁及廁所污水后端處理,即黑水治理。在此基礎上,穩步推進包括廁所、廚房、洗浴等在內的農村污水整體治理。

2015年住建部在全國選擇了100個縣(市、區)開展示范,探索建立農村污水治理技術、建設、運行體制機制。目前,百縣示范工作全面推開,截至2016年底,示范縣農村污水治理率達48%。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20%,增速是“十二五”期間平均年增速的3倍。

“補短板”使城市生活和諧宜居更美好

霧氣環繞,白鷺飛翔……景色宜人的東岸濕地公園是海南省三亞市現存最大的淡水濕地。可在建設前,這裡只是一片臭水塘。

“水清了,環境好了,住得更舒心了。”從黑龍江移居三亞已近十年的趙秀蘭對記者說。以前三亞的一些綠地會被用去蓋房子、搞商業,而這兩年生態環境變化大,她可以去市民果園遛遛彎,還可以去紅樹林生態公園呼吸新鮮空氣。

趙秀蘭所感受到的生態環境的改善正是城市“雙修”給三亞帶來的變化。三亞於2015年被住建部列為“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首個試點城市——以治理內河水系為中心,修復城市生態體系﹔以打擊違法建筑為關鍵,破解城市修補難題﹔以強化規劃管控為重點,優化城市風貌形態。

我國正處在向城市社會轉型的關鍵期,但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出現“短板”,距離綠色、低碳理念差距大,由此引發城市內澇、水體黑臭、交通擁堵、“馬路拉鏈”等一系列“城市病”。

2015年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

2015年我國啟動了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探索城市轉型、科學發展。截至目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已建設面積420平方公裡,完成投資約550億元。2017年福州等19個城市又被公布為第二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城,所以盛民也。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生態城市建設將為城市居民帶來更多的舒適感和獲得感。(記者 王優玲、孔祥鑫)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