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的國定貧困縣到福建省“十佳縣”—— 武平林改十五年

本報記者 趙 鵬

2017年07月10日10: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水庫。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武平縣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展示領到的林權証。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武平縣林農在種植基地觀察鐵皮石斛的長勢。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這是一場被稱之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中國農村的又一次偉大革命”的改革。

  這是一場被期之以“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改革。

  這是一場讓中國1億多林農林權明晰到戶,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改革。

  這是一場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砍樹也能致富”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

  這場改革的源頭,就始自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福建武平縣。

  “無主”的山林,禁不住的亂砍濫伐

  與共和國同齡的李永興,在武平縣林業局採購站干了20多年。1999年,在龍岩市的林業經營體制改革中,李永興被買斷工齡、提前內退,回到老家萬安鎮捷文村當了村支書。村子不大,5個村民小組、164戶、632人﹔山林不少,2萬多畝,人均30多畝。與福建很多山村一樣,捷文村祖祖輩輩靠山吃山,然而讓李永興一上任便頭疼的是,這山吃得讓全村差點成了“寡婦村”。

  話還得從頭說起。新中國成立后,集體林權制度經歷了四次大的變動,先是土改時期的分山到戶,然后是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山林入社,接下來是人民公社時期的山林統一經營,后來就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林業“三定”——劃定自留山、穩定山權林權、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

  資料顯示,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集體林區蓄積量在300萬立方米的林業重點縣,由50年代的158個減少到不足100個,能提供商品材的縣由297個減少到172個。全國第三次森林資源清查,南方集體林區活立木總蓄積量較第二次清查時減少了1.8億多立方米。也正因此,國家出台林業“三定”方案:穩定85%林權為集體所有﹔劃定15%為林農自留﹔確定集體林要由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至每戶負責管護,各有各的責任區。

  缺少收益權利,卻擔管護責任,導致林農根本不願意去管理,甚至出現極端現象——“山林被放火,群眾笑觀火,干部去打火,領導氣得直冒火。”

  在實行集體林統一經營的年代,集體林砍伐銷售採取的是計劃經濟辦法,由當地林業局統購統銷。林業部門定好一個價格向村裡採購(俗稱山價款),村裡再組織村民或村裡的林場採伐。而這個山價款中還含有一部分要作為村集體收入,最后林農實際到手的收入不多。而林業局採購來的木材銷售到市場時,依據的又是市場價——這就是“剪刀差”,差出來的這些利潤,要養林業系統職工,也是縣財政的來源。據資料顯示,像武平這樣的山區林業縣,最高峰時“木頭財政”所得,佔當地財政收入四成以上。

  直至21世紀初,由於既沒收益權、又不走市場價,人稱“八山一水一分田”、中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的福建,雖然沒有出現大規模亂砍濫伐的現象,但佔全省面積八成以上的山卻是一片死寂:佔了全省人口總量七成以上的山區林農,收入與沿海居民差距逐年加大。據統計,1991年時福建南平、龍岩、三明、寧德4個山區市地區生產總值佔全省比重為33%,到2003年下降為22%﹔沿海與山區的城鄉人均收入比1985年時為1.87︰1,到2004年時擴大至2.73︰1。

  於是,但凡家裡急需現金,林農就跑到山上集體林中砍上幾棵樹。你也砍、我也砍,“雖說是插根扁擔都發芽,但基本上是長不到碗口粗就被砍光了。”李永興回村的那一年,因為盜伐,全村就有10人被抓、7人被判刑。隻要聽說森林公安來了,村裡很多男人都聞風“跑路”,捷文村因此落下個“寡婦村”的名號。那個年代,放眼整個武平,嚴重的亂砍濫伐現象,令縣委、縣政府焦頭爛額。

  為此,龍岩市率先進行“放開林木經營權”改革,全市林業系統“自己砍了自己一刀”:全面取消林木統購統銷政策、裁撤全部鄉鎮採購站,把“剪刀差”還給林農。可市場價的利潤到了村裡,在有的地方又成了村干部截留乃至瓜分的“肥肉”,落到林農手中的仍是“零頭”。

  李永興正是由於鄉鎮採購站裁撤而內退回村。他擔任村支書后一查賬:10余年間,林子被砍了無數,村集體賬目竟還倒欠28萬元!一怒之下,李永興提議解散了與原村兩委成員有著糾纏不清利益關系的村林場,組織村干部白天值班、夜裡設卡,堅決杜絕盜伐集體林勢頭蔓延。結果,這得罪了村裡一些“吃木頭”的地痞,一天晚上有人酒后闖進他家,用四楞鐵打傷了他的右臂。10多年過去了,至今傷痕仍在。

  閩西盛夏,忽而濃雲,忽而疾雨。隱隱的雷聲中,期待著一道閃電。其時,正處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的福建,也在醞釀著一場驚雷。

  林改等來發令槍響

  1999年1月7日,龍岩市委1號文件提出“深化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當年7月,市林委在給市人大的《關於深化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的報告》中,提出“林權改革”。這份連紅頭文件都算不上的報告,成了武平縣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唯一依據。

  我國的“林權”,是指“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4項權利。2000年,國家林業局推行換發全國統一式樣的林權証,但此次“換証”仍只是對以往集體林再次確權為集體,產權問題上並未鬆動。

  2001年5月,福建省林業廳組織開展換証試點,武平縣被確定為試點縣之一。

  “要試就試出點新東西來,最好要在產權制度上做點文章。”時任武平縣委書記、現任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的嚴金靜說。他講的“試出點新東西”,就是許多林農一直想說卻沒敢說出來的“把集體林權分到戶”。

  當年7月的一個晚上,李永興到鄰村串門,恰好遇到縣林業局和鎮裡干部討論“到底選哪個村試這件事情”。這不正是整頓村裡林業秩序的好機會嘛,李永興當即向鎮領導表態,捷文村願意試點。

  捷文村,就這樣意外地走進了歷史的畫卷。

  不出李永興所料,回到村一說分山、分林,全都同意,而且不到兩個月他們就根據縣林業局和5個自然村群眾的意見,整理出了一套分配方案:四權中,林地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其它三權歸林農﹔戶戶都要分,期限為50年﹔界線以當年集體林時每戶的責任區為依據﹔村裡的公益林一起分配,專門用於對新增人口和林地面積較小的人家進行“補瘦”﹔按山林肥瘦程度分為四個等級,每年每戶每畝向村委會上交0.5至1.5元的林地租金。之后,又用了不到兩個月,村兩委帶著測繪人員走遍全村每座山頭,為全村164戶人家勘定分界、勾畫四至。

  2001年12月30日,第一本清清楚楚標注著“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林木使用權歸林農自己所有”的新式林權証在捷文誕生了。

  林權分了、林權証也發了,然而無論對縣委、縣政府還是對李永興而言,真正的考驗其實才剛開始。

  李永興急的是扛起守好這片青山的責任,所以得選個得力的搭檔。他選中的是鐘泰福。鐘泰福以前也當過村干部,因為看不慣原來村兩委的做法,干脆自己辦了木材加工廠,一年收入七八萬元。“要當村主任,就得先把你的這個廠子關了。”雖說鐘泰福並不參與亂砍,但村民盜伐的木材有不少就是在他這個廠加工后賣出去的。

  集體林統一經營時代,盜伐成風,如今把林子分下去,會不會更加刺激群眾,真的“一夜砍光”?嚴金靜的擔心也是如此,而這也正是考驗這場改革是否對路的關鍵問題。果然,麻煩來了,省裡一位相關領導專門打電話來查問此事,之后撂下一句:這麼做會不得了的。

  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為此派出多批人馬到捷文和其他試點村調研,形成調查報告,幾上幾下,多次討論。2002年4月,武平縣委、縣政府正式出台《關於深化集體林地林木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在既沒有上級授權、也沒法律依據、更沒其他地方經驗做法參考的情況下,武平“搶跑”了第一步。

  兩個月后,2002年6月21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帶著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專程來到已經在每個鄉鎮鋪開林改試點的武平縣調研,給予充分肯定。“林改的方向是對的,要腳踏實地向前推進,讓老百姓真正受益”“集體林權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時任省林業廳廳長的黃建興,至今依舊清晰地記得習近平同志考察時在現場作出的指示。

  由此,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福建拉開序幕:2003年,福建全省推進集體林權改革﹔2006年,福建深化集體林權改革並得到中央認可﹔2008年,全國集體林權改革全面啟動。

  “從山下轉向山上”,激活連串配套改革

  “事實証明,‘一夜砍光’是過慮了。從林改那年起,捷文村再沒發生一起盜伐亂砍。”李永興說。2001年,武平縣近330萬畝林地林木總蓄積量為900多萬立方米,2016年增長到2100多萬立方米,15年間增長了一倍多!

  林權改革在釋放強大生產力的同時,也觸發了一道道新難題,但這開了弓的箭再沒回頭。

  第一道難題:造林的錢哪裡來?

  分到山后,林農紛紛上山植樹造林。上級下達的造林計劃,遠遠跟不上群眾的熱情。“2003年和2004年兩年計劃數是1.5萬畝,2005年群眾造林超過4萬畝,2011年超過9萬畝。”武平林業局副局長吳吉富,其時最發愁的是樹苗不夠,隻好不斷給省林業廳打報告要求增加計劃、增調樹苗。“以前我們隻從江西調過,后來幾乎把南方其他省份都調了一遍。我們自己的育苗基地面積,也累計擴大了4倍。”

  種樹的錢從哪裡來,成為制約林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

  造林大戶一般擁有200至300畝山林,每畝要種220至240棵,一株杉木苗大約1元,總共算下來光苗木成本就六七萬元﹔當時人工費每天每人80元,一個造林季節,每戶僅成本就在10萬元以上。

  沒錢怎麼辦?武平縣提出了“擔保貸款”思路:2005年,武平林業局成立了林權貸款擔保公司——由縣政府累計注資240萬元,再由銀行5倍放大。可操作了幾年效果並不理想,隻貸出28戶。症結在於一旦發生貸款風險,銀行也好,公司也好,都難以處置林木資產變現。2013年,武平縣再度創新,成立了林權收儲擔保中心。與前者不同的是,后者既能操作專業林木資產評估,也可提供林權流轉服務。更關鍵的是,發生風險后可以將被抵押的林權進行收儲,通過採伐或再次流轉實現林木資產變現。

  有了風險資產處置能力,銀行聞風跟進。至今已有4家銀行與武平縣林木收儲擔保中心簽約,條件也正准備從“一貸一年”放寬至“一貸三年”,放大比例也考慮擴大到8倍。短短3年,已放貸530多戶、6000多萬元,其中捷文村就貸了110多萬元。這一做法,福建已普及推廣,至今全省已建立223個林權流轉平台、38家林權收儲機構、200多家林業調查等中介服務機構。福建還率先在全國推出貸款期限長達15至30年、月息在6‰以下、具備第三方支付功能的“林權支貸寶”。

  第二道難題:林子如何變成“搖錢樹”?

  2013年7月25日上午,武平在捷文村舉行林權直接抵押貸款開貸典禮,50多歲的村支書鐘泰福與其他5位林農,第一批與郵政儲蓄銀行武平支行簽訂了林權直接抵押貸款協議,得到了4萬至10萬元不等的貸款。

  貸款雖然拿到了,但鐘泰福一貫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錢多就多買苗種樹。而隔壁鄉鎮拿著抵押來的資金加上補助,通過大戶帶領林農合股辦起各種林業專業合作社,一路風風火火。甚至有外地企業主跑到捷文買林租地,成為全村最大林業種植戶,而捷文村人卻依舊“單打獨斗”。實際上隨著分山到戶,就如同當初分田到戶一樣,山林流轉、規模經營、專業合作,同樣是山林最終能變成“搖錢樹”的不二選擇。

  “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鐘泰福至今還在后悔。

  捷文村當然也有不甘心的,李美元就是其中一個。今年不到40歲的李美元,是早年全村第一個去廣東打工的年輕人,不但賺了一些錢,更練就了對市場敏銳的嗅覺。2006年,李美元闖蕩10多年后回到了老家,“種樹也一定能致富!”這一年,武平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第三年高於城鎮居民。但李美元的估計又過於樂觀了,在此之后連續5年,武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再度低速徘徊。

  不過這倒也給了李美元機遇:他連續6次成功流轉本村其他村民的山林,再加自己手上的,總共近700畝,是捷文村的第二大戶。像他這樣的大戶,捷文村共有7位,平均林地規模五六百畝。當初林改時,捷文村164戶、平均每戶125畝,如今這7戶所擁有的可採伐林地面積,佔到全村1/4以上。靠林吃飯的戶數越來越少、平均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資金足且專業性強,他們成為林改后誕生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目前,福建省共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4500多家、營林面積1100多萬畝,參與農戶近20萬戶。

  隨著新型經營主體的涌現,2011年至2016年,武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再度連續超越城鎮居民,最高一年增幅高出5個百分點。

  2012年,李美元被選為捷文村主任,與鐘泰福搭班子。就在他們准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又一場新的改革,落到了肩上。

  不能砍樹之后

  由於環境優良,2012年底,新建的捷文水庫成為武平縣唯一的飲用水源地,周邊的山林被縣裡劃定為“縣級生態林”。樹,不能砍了。

  2012年,福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省”。不砍樹也致富,成為福建謀發展的一道最新課題。由此,福建不斷收緊林木採伐政策:商品林中杉木採伐年限從16年延長到26年,鬆木採伐年限從21年延長到31年,位於重點生態區位的977萬畝商品林被限伐……為此,相當一部分曾投資林業的福建林農,必須作出利益犧牲。

  所謂“縣級生態林”,是武平縣先於省裡一步,對捷文水庫實施一級水源地保護工程,將其周邊3萬余畝山林按“生態林”進行保護和禁伐。但因沒有劃入省級或國家級生態林范圍,所以他們隻能“自掏腰包”,對這片3萬多畝林地的業主給予生態補償,平均每戶每年每畝6.75元。這其中就涉及捷文村40多戶群眾,包括李永興。

  李永興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后,被聘為水庫管理站站長。他有300多畝林地被劃入生態林。之前當支書、后來當站長,李永興沒太多的時間好好經營林地,因此全都是天然林,每畝隻能出3至4立方米雜木。雜木價格不高,每立方米最多500元﹔要是經營種植杉木的話,每畝少則可出7至8立方米,人工撫育好的話可以出到12至13立方米,杉木價格每立方米至少1000元。杉木採伐周期為26年,中間每10年還可有一次間伐。如此一算,損失可想而知。

  保護生態是沒錯,可是具體到讓每個林農犧牲自家的利益來承擔,工作自然不好做。李永興又成了這次改革的“突破口”,“你是黨員,又是老書記,你得帶頭簽字。”鐘泰福沖著李永興沒二話。縣裡也適當放寬政策,特批達到採伐年限的4戶林農間伐了一次。至今,捷文已有80%以上的林農簽字同意。去年,福建省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試點工作,省市縣三級每畝補貼達到2000元。

  當初擁護林改,是奔著致富,這點補償當然遠遠不夠。

  鐘泰福帶領102戶村民成立合作社,取名為“綠富”。他盯准的是林下經濟:發展闊葉樹育苗、養蜂、種花、栽中草藥……而這正是福建省“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態文明發展戰略中“點綠成金”的秘訣。“每個項目經過驗收后,都會有多種扶持與補貼。”據鐘泰福介紹,捷文村拿到林下經濟項目補助累計已超過100萬元,5個自然村因此全部修通了竹山便道30多公裡,由此僅運輸竹子成本就能下降八成。2016年,捷文村綠富合作社毛收入1600萬元,平均每戶近16萬元。

  不過李美元覺得鐘泰福“膽子還不太大、視野還不夠遠”,他最羨慕的是“雲礤村模式”。

  武平縣城廂鎮雲礤村就在捷文村的隔壁,村裡的山林先后被劃入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間伐也不允許。結果全村40多戶林農陸續搬到縣城謀生。但劃為保護區,經過10余年休養,山美了,水清了。2014年,武平縣引進江西一家企業投資1.3億元建成梁野山公園,如今已是5A級景區。40多戶雲礤人又全部搬了回來,吃起森林旅游飯,80%被林業部門評為“森林人家”——給予統一裝潢、統一價格、統一灶具等補貼。“現在我們40多戶,家家都買了汽車、蓋了新房,一年純收入至少15萬元。”雲礤村黨支部書記鐘尚明告訴記者。

  “‘不砍樹也致富’,其實就是發展生態經濟。”李美元腦子靈活:捷文村有山有水,也可以發展生態旅游。這一設想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如今,合作社的林下經濟發展起來了,旅游規劃也已經請人做了……

  彈指15年,山河煥然一新。林改前為國定貧困縣、農民人均年收入隻有3000元的武平縣,2016年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3萬元﹔全縣財政收入增長近10倍,還躋身全省發展“十佳縣”。

  在這個中國“林改第一縣”裡,在這個領取了第一本新式林權証的地方,新一代的武平人,又有了新夢想。就在他們的眼前與身后,那大片大片的“福建綠”,正在向全國拓展……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