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企改革進行時】唯有經歷陣痛 方能破繭成蝶

沈麗莉

2017年06月23日09:18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深化國企改革進行時】唯有經歷陣痛 方能破繭成蝶

  唯有經歷陣痛 方能破繭成蝶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沈麗莉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理應發揮帶頭作用,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和先行者。

  因而,“國企改革”一詞頻現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終。

  特別是2016年,被稱為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之年”。雖然我省國企經濟增長“換擋降速”,面臨嚴峻挑戰,但改革依然在“蹄疾步穩”地推進。

  進入2017年,全省國企改革已從“設計”加速邁向“施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不得不承認的是,一個個內在發酵的改革難題,擺在社會聚光燈之下,纖毫畢現。

  面對困難和挑戰,做什麼?怎麼做?都是我省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入之愈深 其進愈難

  今年以來,我省省屬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差距拉大到4.9倍,同比降幅最大的企業負責人達61.62%,有2戶嚴重虧損企業負責人隻領取了基本薪酬。

  深化改革,改到深處是利益調整,首先得敢於向自己開刀,這正是我省國企改革工作逐步推進的真實寫照之一。

  隨著國企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其攻堅期和深水區特點更加明顯,改革協調推進難度繼續加大,改革落地生根任務愈發艱巨。

  在近日召開的全省國有企業改革和黨建工作座談會上,國資委負責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國企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難。

  從國資委自身來看,職責定位不清晰,國資監管越位、錯位和不到位問題並存﹔出資人機構還不能完全做到依法行使股東職權,對國有全資、國有控股企業採取的是國有獨資公司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方法,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內部組織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都不能適應以管資本為主通過公司章程依法監管的新要求,離專業化國資監管機構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

  從省屬企業來看,盡管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大量改革方案和制度文件,但落地見效不夠,特別是部分企業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權責不清、約束不夠、缺乏制衡等問題較為突出,集團層面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還沒有破題﹔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滯后,經營機制轉換緩慢,企業內生動力活力不足。

  知之愈明 行之愈篤

  如何在矛盾困難重重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同時保持平穩增長速度,這些都是擺在我省國企改革面前的難題。但目標已定,方向已明,必須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啃下這塊“硬骨頭”。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系。破繭成蝶都有傷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現的短期陣痛是必須承受的陣痛,不能因為有陣痛就止步不前。

  6月6日,省委書記林鐸在調研部分在蘭國有企業時明確指出,必須把“增強活力、優化布局、提質增效、防止流失、加強黨建”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重要支撐。

  隨著國企改革步入深水區,要啃的都是硬骨頭,加之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決定了這將難以一招定乾坤,需要打出一套組合拳。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工作方案》。明確了實施強化對中央在甘企業服務行動和實施省屬國有企業破題攻堅行動的重點任務。

  ——國資委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先后精簡下放11項審批制度,更好維護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作、有效制衡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優化企業布局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重點,今年前五個月,已完成17戶“僵尸、空殼”企業出清,省屬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下降2.5個百分點,今年計劃完成3戶企業化解過剩煤炭產能168萬噸、分流安置職工2973人,安排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51個,投資總額575.45億元。

  ——轉變監管方式,按照職權法定、規范行權的要求,區分國有獨資、國有全資、國有控股不同產權結構企業,制訂各類型企業章程指引,先后修訂了36個規范性文件,廢止了45個規范性文件,依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

  ——持續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省政府國資委監管一級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13戶企業整體或主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著力打造外部董事佔多數的戰略型、決策型董事會,加快外部董事選派力度。目前,共有26戶省屬企業配備了外部董事,其中15戶企業實現了外部董事佔多數。

  ——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在省國投集團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將4戶直接監管的省屬企業國有股權劃轉投資運營公司,按照“三通道一平台”功能定位,初步形成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雛形。

  ——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除金融、文化、糧食、林業等特殊行業企業外,14個省直部門管理的117戶企業要在今年年底前改制脫鉤實現集中統一監管。

  ——繼續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今年共有152戶中央在甘企業和省屬企業申請“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中央財政和央企集團補助資金,截至目前,補助資金已經到位的7戶企業中,酒鋼、窯煤、靖煤3戶試點企業簽訂了分離移交協議,其余4戶企業正在與市州政府對接。

  組合拳下,改革有破有立,責任有依有據,權力有收有放。

(責編:李楠樺、杜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