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央企廣角

轉型新征程:把應急事業打造成應急產業

——“兩會”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劉明忠

2017年03月04日11:50 |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小字號

2017年1月13日,國務院頒布《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該《規劃》將全面提升我國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這與我今年要提的議案不謀而合。發展應急產業可謂民心所向,正當其時。”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劉明忠這樣說道。

劉明忠代表提到,當前我國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風險、矛盾交織並存,自然災害處於多發頻發,重特大事故災難時有發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難度增大,公共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總結反思我國應對突發事件經驗教訓時,必須清醒看到,部分核心應急裝備技術水平不高,處置突發事件的產業支撐能力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救援效率。“把傳統的應急事業發展成一項產業已是迫在眉睫。大力發展應急產業,對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謀求人民福祉,具有重大意義。”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維護公共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公共安全作為最基本的民生,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編制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這為我國應急體系建設帶來了新的、廣闊的發展機遇。

應急產業不僅為裝備、材料、醫藥、通信、保險、物流等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還會孕育出緊急救援服務等新的產業形態,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保社會穩定、促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據初步統計,我國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防災減災裝備、防汛抗旱器材、反恐裝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已達到近萬億元規模。

劉明忠表示,從總后勤部脫鉤重組的新興際華集團始終牢記“姓軍為民”的責任和使命,在軍民深度融合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戰爭時期為軍,和平時期為民”,軍用裝備和物資定點生產企業遍布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是天然的、覆蓋全國的應急裝備及物資生產基地,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裝備物資在歷次重大災害搶險救援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應急產業基礎。新興際華集團一直把發展應急產業將作為集團公司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初步確立了國內應急產業龍頭企業地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較強的行業影響力。

一是牽頭組建行業高端組織,打造聯合創新平台。2011年8月,由新興際華集團牽頭,聯合清華大學、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北京市科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等6所國內應急領域頂級科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國內政、產、學、研、用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2013年10月,聯盟成功入選科技部國家試點聯盟,是應急領域唯一入選的聯盟。2014年2月,國際應急管理學會(TIEMS)中國委員會決定將秘書處設在聯盟,通過學會與聯盟的有機融合,共同推動我國應急事業的發展。經過5年多的努力,聯盟已經發展成為應急領域最權威、最頂尖的政產學研用聯合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組織。截至目前,聯盟共有核心成員300多家,聯絡應急救援產品生產企業5000多家,推進成員單位聯合開展技術創新項目218項,取得各類獎項78項,制定標准190余項。此外,新興際華還搭建起應急物資綜合採購平台,致力於打造中國應急救援的阿裡巴巴,為完善我國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最終構建我國應急物資物聯網奠定重要基礎。

二是全力打造“安全谷”,創新應急服務業態,推動應急產業聚集發展。集聚發展是現代產業發展的一條規律,可以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新興際華將“安全谷”項目定位於應急產業“中國頂級、國際一流”,致力於培養應急領域領軍人才,提供符合國情的應急救援系統解決方案,搭建國際國內應急文化與應急產品交流平台,創新驅動應急產業發展,示范引領應急服務,支撐中國應急能力全面提升。目前,我們已經形成“安全谷”戰略規劃,將根據區域災害特點、市場需求及發展環境,擬在我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七大地區的核心城市布局安全谷,形成以北京為科技中心,輻射全國的集技術和裝備研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測試與標准、信息平台、教育咨詢、培訓演練、資格認証、市民體驗、產品展示、國際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安全保障基地。近幾年來,我們已經在武漢、珠海和成都先后啟動了華中“安全谷”、華南“安全谷”和西南“安全谷”項目建設,投資額近百億元,其他區域的布局和規劃建設也在積極推進和落實。

三是加快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打造符合我國國情的應急救援系統解決方案。集團所屬企業自主研發的城市救災應急供排水裝備和消防泡沫液遠程輸轉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實現了進口替代,在北京“7·21”暴雨、三亞暴雨排澇、“12·23”成都汽配城火災、福建漳州PX火災、日照“7·16”爆炸事故等突發事件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我們又自主研發了智能化、標准化輕型高機動應急救援系統裝備,該系統裝備既可單獨執行任務,又可組合救援,具備阻隔突破能力、搶險救援能力、自我保障能力,為不同災情、不同規模災害救助提供組合化、自我保障式的救援裝備。其快速、靈活、標准化及輕量化設計,具有鮮明的高機動性,完全適用未來應急救援裝備的發展趨勢。去年5月,新興際華應急系列裝備受邀參加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11月,應急裝備在第十一屆珠海航展亮相,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四是創新應急救援模式,推動建立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應急救援模式。目前我國應急救援的主要力量包括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解放軍、預備役、民兵等。其中,公安消防是我國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現役部隊隻有16.4萬人左右,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不到萬分之1.3。德國在應急救援領域的發展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們有非常龐大的專業化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全國8200萬人口中,有180萬人是具有專業化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的志願者,佔全國人口的2.2%。若以德國的志願者比例計算,我國至少應有2860萬人的搶險救援志願者,數量缺口超過2000萬人。新興際華積極推廣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志願者救援模式,倡導“第一響應人、第一響應時間”的先進救援理念,密切與豐台區地震局合作,將輕型高機動裝備交付志願者使用,作為志願者隊伍的主戰裝備,為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區的應急救援提供服務保障。

五是強化應急產業國際合作,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近年來,新興際華先后組織應急產業領域相關的人員赴德國、奧地利、日本、美國考察,學習和交流國外先進的應急救援技術和理念,參觀國外完備的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和演練科目,並和國外相關機構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在裝備研發方面,新興際華與德國奔馳公司特種車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基於奔馳烏尼莫克特種車底盤,在應急救援裝備研發、標准制定、成果推廣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在應急培訓演練方面,新興際華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工程擴展服務中心(TEEX)培訓中心簽署了《“安全谷”實戰培訓演練項目合作備忘錄》,通過實施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增強發展動力,引領產業發展,提升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此外,新興際華還與德國聯邦技術救援署(THW)在應急救援志願者培訓、裝備配置的標准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提升應急救援業務的專業化水平。

“新興際華力爭把應急事業打造成支撐集團未來發展的一大主業”,劉明忠代表說,“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規劃》的有關決策部署,依托國家級應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國內外高端要素資源,面向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戰略需求,搭建立體化應急文化交流與產業服務平台,形成全面支撐我國應急能力提升的高端要素產業集群,為加快完善我國應急體系建設、促進應急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責編:王靜、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