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客專進入鋪軌階段:110公裡隧道群穿越秦嶺

機器將鋼軌接口打磨整齊。
10月15日,西成客專四川段正式鋪軌。圖為工人將鋼軌扶上“正軌”。
廣元新皇澤寺二號隧道鋪軌現場。
西成客專是未來北向出川的第一快速通道,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向北在西安與鄭西客專、京廣客專相連后直達北京,向南在江油站與成綿樂客專接軌后與滬漢蓉客專相連直達上海、與成貴及貴廣高鐵相連直達廣州。
10月15日,廣元嘉陵江畔,新皇澤寺二號隧道入口處,幾十名鐵路工人操作著無砟軌道長鋼軌鋪設機,將一根長500米、重約60噸的長軌,平穩地鋪設在西成客專預設線路上。這標志著西成客專四川段從即日起正式進入鋪軌階段。
在接下來的一年左右時間裡,西成客專四川境內要完成全線鋪軌任務。2017年底,國內首條穿越秦嶺山脈的高鐵將建成開通,屆時,成都到西安隻需約3個小時,坐上西成客專,像打飛的一樣快。
現場探訪
1000余米隧道
35分鐘完成單線鋪設
15日下午2點,一列長達數百米的鋼軌運輸車停在新皇澤寺二號隧洞口外,上面排列著56根500米長的鋼軌。這56根鋼軌是從西安運過來的,前一晚就抵達了這裡,等待著正式鋪軌的號令。
“開始鋪設!”負責西成客專四川段鋪軌建設的中鐵五局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幾十個工人迅速排列軌道兩側,一根筆直的鋼軌在推送車的作用下,徐徐從運輸車上伸出來,牽引車牽引著鋼軌,在工人不斷“修正”下,對准水泥枕木的位置,准確地落在了兩枚扣件的中央,緊接著,工人用螺栓機將扣件擰緊……
長約500米、重約60噸的鋼軌,一次性鋪設就是對稱的兩根,50多個工人使用機器、配合人力,一根鋼軌完成鋪設隻用時18分鐘。
盡管隧道內一片黑暗,工人們隻能借助頭頂的射燈工作,然而,這並不影響他們的速度。從下午2點開始,到2點35分,短短35分鐘,長約1000米的新皇澤寺二號隧道軌道就鋪設完成。
鋼軌“舞者”
兩天要鋪設56根鋼軌
孫華新是此次參與鋪軌的50多名工人中的一個。這位鐵路建設的老工人,曾參與成綿樂、成渝高鐵線路的建設,有著豐富的施工經驗。
他的主要工作是和工友一起,推著螺栓機在鐵軌上來回移動,把一顆顆扣件擰緊,固定好鐵軌,也被稱為鋼軌的螺絲工。
牽引機把鋼軌從運輸車上牽引出來,落在水泥枕木上,老孫推著螺栓機,兩隻腳踩在隻容得下火車鋼輪的鋼軌上,螺栓機罩住扣件,飛快轉動,擰緊,繼續往前……
每相隔5個扣件,老孫的身體就得往前俯下,三秒后迅速抬起,又迅速往前走,動作敏捷而嫻熟。
事實上,老孫更像一個在鋼軌上跳舞的舞者。在漆黑一片的隧道裡,工友頭頂的光束,就像劇院舞台的射燈,而機器發出的轟隆聲,以及隧道裡的回聲,恰如音樂的伴奏……
深秋的廣元,天氣有些寒冷,但鋪完軌道走出隧道,老孫的背上已全部濕透。“眼睛要盯得准,腳錯步要快,螺絲扣件要擰得緊!精神高度集中,容不得半點馬虎!”老孫拭去額頭的汗水,咕咚喝了一口水……
按照安排,施工單位中鐵五局將在廣元至昭化、廣元至小安隧道出口、昭化至江油接軌點、省界至小安隧道出口等四個區段鋪設長鋼軌。“56根鋼軌,至少要鋪設兩天時間。”現場指揮人員介紹,四川段鋪軌完成大概在明年9月底。
重要意義
設計時速250公裡
北向出川第一快速通道
西(安)成(都)客運專線鐵路位於陝西省和四川省境內,北起西安鐵路樞紐,向南經戶縣,越秦嶺后再經洋縣至漢中,經寧強再越大巴山后進入四川廣元,接入成綿樂客運專線江油站。該工程2013年3月開工建設,其中川陝省界至江油段由西成客專四川公司承擔建設管理任務。
西成客專設計時速250公裡,正線全長509.4公裡,其中四川省境內川陝界至江油段正線全長165.8公裡,除接入既有的廣元和江油站外,西成客專還在川內新建有中子、劍門關、青川、江油北等4個車站。陝西境內設西安北、漢中、寧強南等10個車站。
西成客專是未來北向出川的第一快速通道,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向北在西安與鄭西客專、京廣客專相連后直達北京,向南在江油站與成綿樂客專接軌后與滬漢蓉客專相連直達上海、與成貴及貴廣高鐵相連直達廣州。
今年9月初,西成客專陝西段開始鋪設鋼軌。如果進展順利,全線有望於2017年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目前,從成都坐火車到西安最快需要近13個小時,西成客專通車后,從成都坐動車到西安隻需約3個小時,有種與打飛的一樣快的感覺。同時,未來成都經此線前往北京,理論旅行時間也將縮短至8個小時。
線路揭秘
超10公裡特長隧道有7座
西成高鐵秦嶺隧道群從清涼山隧道入口,至趙家嶺隧道出口,超過10公裡的特長隧道有7座,形成了長達110公裡的長大密集隧道群。“這在我國高鐵建設史上尚屬首次。”西成客專陝西公司指揮部指揮長王振波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事實上,西成客專在技術層面開創了多項全國甚至亞洲之最。西成高鐵從西安北站引出后,一路上坡,採用25‰的大坡度設計,為國內山區高速鐵路首創。其中長達70公裡的20‰連續長大坡道,是目前國內最長的高鐵連續長大坡道,大大縮短了線路穿越秦嶺地區的長度,也是我國山區高標准現代化鐵路建設首創。就在兩個多月前,全長15989米的天華山隧道貫通,這是西成高鐵全線最長的隧道,也是目前亞洲最長的雙線高鐵隧道。
秦嶺隧道群設7處救援站
雖然秦嶺隧道群眾多,西成客專的運行安全問題卻相當有保障。王振波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秦嶺隧道群各洞口大多為V型溝谷,坡面陡峻,易有落石情況發生,嚴重危及行車安全。同時兩隧道洞口間明線長度較小,存在‘空氣動力學效應’和‘危岩落石安全防護’兩大技術難題。為此,建設部門採取‘樁柱式鋼筋混凝土防落石明洞’和‘橋隧一體化柔性鋼網防落石棚洞’兩種新型明洞結構技術,有效防止高空落石對高鐵運行安全的影響。該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1項,在全國高鐵線路中也是首次使用。”
同時,圍繞長大隧道群救援疏散難問題,西成高鐵秦嶺隧道群中設置有7處救援站。天華山隧道就設置了2處救援站,救援站包含列車臨時停靠點、疏散梯道及救援通道等,全面做好防災救援疏散設施建設。
互動
人大代表建議命名“熊貓號”
今年3月,有人大代表提出,將西成客專命名為“熊貓專列”。最初提出這一建議的是陝西佛坪縣的人大代表趙樹新,他向當地人大提交了《關於將西成客專命名為“和諧·熊貓號”,加大生態特色宣傳力度的建議》。在接受陝西媒體採訪時他表示,中國大熊貓分為秦嶺大熊貓、四川大熊貓兩大種群,西成客專連接陝西、四川兩地,也連通了中國大熊貓的兩大棲息地,在高鐵線路中獨一無二,把西成客專命名為“熊貓號”,並在專列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融入大熊貓元素,如在線路、站點、車體、用具用品、工裝服飾等方面,噴繪大熊貓圖徽、標識、卡通形象,對宣傳生態環保理念、促進兩地大熊貓文化交流融合,以及對推動大熊貓保護事業、生態旅游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10月14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該建議提出后受到了各級人大的高度重視,陝西省人大將建議移交給了西安鐵路局。“鐵路局方面多次安排人員前來銜接,目前仍然在調研階段。”
10月15日,西成客專四川段首次鋪軌現場,西成客專四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熊貓號”這個建議不錯,不排除在將來向上級部門申報這個命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