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價值由2015年的108.06億美元上升至202.14億美元

中國建筑:品牌與文化建設共生

2016年04月19日16:15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日前,一條題為《品牌價值翻倍,中國建筑成為全球價值提升最快品牌》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據悉,國際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之一,英國著名品牌管理和品牌評估獨立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了“2016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排名。基於2015年度中國建筑在品牌建設及經營發展中的良好表現,“中國建筑”品牌價值大幅躍升,由2015年的108.06億美元上升至202.14億美元,同比增長87%,成為品牌百強企業中進步最大的品牌。品牌價值排名也上升71個位次,位列品牌百強榜第44位。

履約和誠信鑄就品牌根基

履約和誠信是中國建筑的立業之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第一高樓,地處繁華商圈,深圳地鐵1號線幾乎與其擦身而過,站台風亭距離基坑最近距離隻有1米多。平安項目基坑相當於在地鐵隧道幾步開外豎著的一道30多米的“懸崖”。一旦基坑發生坍塌,輕則導致這條日均客流100萬的深圳交通主干線陷入癱瘓,重則危及車廂內上千名乘客的生命安全。此外,周邊高樓林立,各種市政、燃氣、電力、通訊管線縱橫交錯,特別是還有一條重要的通港電信光纜。整個基礎施工如同在心臟附近做一例復雜的大手術,不僅性命攸關,還要精確避開緊鄰的動脈血管和密布的神經纖維,丁點差池后果都不堪設想。

對於改革開放之初就與深圳結緣的中建人,曾經在時為“華夏第一高樓”的深圳國貿大廈施工中,創造了三天一個結構層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不僅代表著我國超高層建筑工藝及速度向世界先進水平趕超的開端,而且成為改革開放和中國快速發展的代名詞。它對於剛組建僅一年的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的意義同樣非同一般。中國建筑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成為特區精神的開拓者。

中國建筑承建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此后,北京的國貿中心、深圳的地王大廈、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廣州的西塔……神州載人航天工程、大亞灣核電站、香港新機場、“水立方”、中央電視台新址、台山核電站、南京南站、哈大高鐵……以及正在施工建設的597米的天津117大廈、606米的武漢綠地中心、660米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工程……一大批標志性工程彪炳中國建筑史冊,成為中國經濟繁榮的標志。

眼下,在深圳平安大廈,中國建筑又迎來了新的挑戰。使命在肩,唯有背水一戰。平安項目全體技術人員如同做X光片一樣,對現場及周邊環境進行細致的勘察、分析和梳理,搜集的資料摞起來有厚厚幾尺,直到方圓幾百米的土層結構、管線分布如同一副立體解剖圖一樣,深深刻在每個人的腦中。

2010年底,基坑支護工程終於完成。最終的實測結果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整個基坑施工過程中,沉降僅為2毫米,不過一根鋼針的粗細,遠遠小於國家標准。

同期,平安項目地下室鋼結構制作工程正式招標。中建吃透招標文件,主動向業主提出創新建議,僅利用環撐中部空地作為中轉場地,減少塔吊安裝一項,就為業主直接節約費用超過1000萬元。

中國建筑的視野從未止於中國。開羅國際會議中心被譽為“埃中友誼大廈”,泰國拉瑪八世皇大橋印在泰國貨幣上,阿爾及利亞布邁丁國際機場成為北非最大的現代化國際機場、特萊姆森萬豪酒店被總統譽為“皇冠上的明珠”,迪拜人造棕櫚島創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跡”,埃塞俄比亞非盟會議中心成為了“新時期中非友誼的象征”……在座座精品建筑背后,在一段段長路遠方,中國建筑也將中國人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精神散布到世界各地,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截止目前,中國建筑已經在海外116個國家和地區承建了6000多個項目工程。在世界各地矗立起一座座建筑豐碑,亦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了中國的形象豐碑。

中國建筑美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橋項目

正是憑著不打折扣的履約能力和誠信保障,讓中建一次又一次贏得了合作方的絕對信任。“有困難的項目,找CSCEC”在許多國家建筑領域被深信不疑。把那些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緊的項目交給中建,是許多業主的第一選擇。

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是一個挑戰世界極限的項目。要在距地震帶不到30公裡的地方,建設高達265米的世界最高宣禮塔,並且能夠完好使用1000年,這顯然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項目。同時,嘉瑪大清真寺還是阿爾及利亞復興的象征,競標過程受到阿國朝野和國際社會的巨大關注。中建能夠在和歐洲、美洲、亞洲共計14家承包商或聯合體的競爭中勝出,除了技術標和商務標綜合評分第一名以外,“信任加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公司在2015年底簽署的合同額約28.9億美元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以及2016年初簽署的約27億美元的埃及新首都建設項目,標志著中國建筑借力“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海外經營取得新成果。

富於開拓精神的中建人,勇於開拓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紐約時報廣場大樓等多項工程榮獲美國綠色建筑LEED獎,漢密爾頓大橋及附屬高架匝道橋改擴建工程,獲得了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的年度成就獎,被《美國道路和橋梁》雜志評為十大橋梁工程,也是我國首個獲得詹天佑獎的海外工程。繼本世紀初,中建美國引領海爾集團在南卡羅來納州投資建廠,把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帶入美洲地區的千家萬戶。2015年,中建美國作為工程管理商和總承包商協助中國中車成功進入美國軌道交通機車市場,共同推動中國高鐵裝備首次進入美國。

文化傳承和價值追求凝聚品牌靈魂

中建總公司董事長官慶強調:“必須認識到,一個企業的文化與品牌共生一體,互為表裡,一流的國際化企業,必然具有享譽全球的品牌與極具影響力、感召力的企業文化。要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中國建筑必須要以文化為重要依托,加快品牌建設的步伐,高起點、高水准地設計品牌工作體系和工作計劃,重點做好品牌體系搭建、品牌影響與文化內涵互通、品牌推廣與文化宣傳一體等關鍵事項。”

伴隨著中國史無前例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疾風暴雨的洗禮,中國建筑在傳承中創新,在競爭中突破,品牌和文化建設也經歷了由自發到自覺,由摸著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的過程。

1996年中國建筑率先導入CI戰略,實施文化融合與品牌統一,強力推進了“中國建筑”品牌建設,為中國建筑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形象基礎和文化基礎。尤其是文化理念、CI戰略、行為規范“三位一體”文化建設工程,對內成為集團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對外成為同業學習的典范,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引領國內建筑企業形成一股項目CI形象打造的旋風,強力促進了建筑企業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通過集團企業文化統一平台的建設,以核心價值理念和行為導向驅動企業的管理理念、制度、機制、方法上的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構筑集團統一的文化建設平台,開展系統性的文化管理頂層設計,提升整體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通過梳理企業歷史文化積澱,大力推進文化變革,充分尊重各成員企業歷史上形成的特色文化,揉合公司組建后在改革風雨中形成的“爭先文化”、“績效文化”、“品質文化”等,建立共同的核心文化理念,明確母子文化關系,促進形成中國建筑“文化星系”。完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推動文化與戰略相協調,促進了公司戰略的聯動和資源的融合,形成了鮮明的文化個性,助推企業科學發展。

2012年中國建筑組建30周年之際,《中建信條》正式發布,此后又頒布了行為規范手冊《十典九章》,標志著中國建筑以“拓展幸福空間”為使命,以“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為核心的價值觀,以“誠信、創新、超越、共贏”為精神內核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正式確定。《中建信條》、《十典九章》成為全集團的價值追求與行為規范,品牌美譽度不斷提升,部分子企業成為相關領域業主首選,中海地產連續十二年企業品牌價值位居行業第一。

為保証文化落地,中國建筑將文化建設與管理提升結合起來。以文化符合性為標尺,修繕和改進已經制約和羈絆企業發展的制度、規章和流程。同時將理念梳理與文化實踐結合起來,領導班子開展述職述廉活動,基層項目推進與當地檢察部門聯合共建﹔崗位標准建立健全行為體系要求,並納入從業資格和崗位職責考核,作為員工選、用、育、留的標准之一,直接觸動利益分配,使正確的行為得到鼓勵,錯誤的行為受到懲戒。

2015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京召開,中國建筑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獲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中國建筑擁有完備的管理體系

熟悉中國建筑發展歷程的人們說,中建人身上有一股與眾不同的“勁”。中央企業監事會評價,“中國建筑各單位都有一股比學趕超的精神,均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中建人身上的這股“勁”,正是中國建筑這一品牌向世人展現的深厚底蘊,是誠信、創新、超越、共贏的精神追求,是執著、堅守的力量涌現。

模式升級與科技創效奠定品牌之路

中國建筑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推進資本運作和創新發展。2007年,聯合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証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自此,企業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集團管控能力明顯增強,建立起了符合國有企業特質與上市公司監管規則的現代企業制度,決策執行協調運轉﹔持續提升資本運營能力,一系列並購、重組、分拆等舉措增強了公司專業化、國際化的競爭能力,優化了市場布局,完善了產業鏈條。商業模式發生深刻變革,以投資開發、融資建造、產融結合為運營形式的投資創效已超過企業利潤總額的60%。台州灣大橋工程、深汕特別合作區等PPP模式項目,創新各種帶退出機制的融投資建造商業模式,形成投入產出的閉環機制。緊跟城鎮化建設的新形勢,努力探索整合系統內規劃設計、投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房屋建筑工程等“四位一體”的綜合服務運營能力,實現由“建房”向“建城”轉變。

近年來,在鄭州、西安、貴陽、濰坊等地進行了有益嘗試。其中鄭州濱河國際新城綜合考慮城市的地理氣候、文化特色和功能布局等,定位為國際、生態、智慧城市,打造國際化、生態化、人文化的城市商圈和城市品牌。鄭州濱河國際新城中央水街城市設計榮獲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和中國建筑學會頒發的年度優秀景觀設計獎——公共空間獎項。《濱河國際新城可持續指標研究體系》正式發布,並於2015年12月申報聯合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范例獎,初步樹立了中國建筑在城市綜合開發領域的良好品牌效應。

公司始終堅持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打造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項目為載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國建筑千米級摩天大樓建造技術研究”形成系列原創科技成果。通過施工實踐,研發、總結形成了以上海環球、廣州西塔為代表的超高層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為代表的航站樓施工綜合技術﹔以水立方為代表的體育場館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嶺澳、紅沿河核電站為代表的核電綜合施工技術﹔以哈大高鐵、武漢四環線為代表的高速鐵路、公路綜合施工技術等等,形成開拓高端市場的核心技術優勢,科技對新增營業額和利潤的貢獻率達到80%。公司獲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獎”,25家所屬企業被成功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在綠色建筑、BIM技術、建筑工業化等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規模化應用。

據悉,中國建筑2014年營業收入已經超過8000億元,2015年新簽合同額達1.6萬億。公司自2006年度首次成功跨入世界500強,位列486位,歷十年砥礪前行,2015年達到37位,位列全球建筑地產集團首位。中國建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平均每年為150萬農民工提供就業機會,相當於帶動約500萬農村人口奔小康﹔近年來累計在18個省、市投資、承建了近30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在汶川救災與援建中,中國建筑積極參與了北京、上海、山東等對口支援災后重建。在玉樹地震災后重建中,中國建筑完成了86個災后重建項目。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救援中,中國建筑是最早到達爆炸現場的企業救援隊伍,並累計承擔18個小區逾萬戶居民住宅的維修工作。在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滑坡事故搶險過程中,中國建筑第一批進入現場救援,不講條件、不計成本,投入設備百余台、人員千余名,承擔起范圍最廣、難度最大、危險性最高的搶險任務﹔中國建筑還積極參與開展定點扶貧、捐資助學等,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2015年底獲標普、穆迪、惠譽三大國際頂級評級機構世界建筑行業最高公司資信評級(A級)。

據了解,2016年初中國建筑將企業願景由“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筑地產綜合企業集團”調整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建設集團”,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為總體發展基調,中國建筑品牌必將得到更大提升。

(責編:庄紅韜、趙爽)
相關專題
· 央企專題
新聞檢索:    
羊年真的會慘嗎?羊年真的會慘嗎?
我們的福利受法律保護我們的福利受法律保護
[一語驚壇]收入差距尚且"諱言",分配不公如何"開刀"?
[論壇]美派三航母迎接胡總出訪?·六國要聯合對抗中國?
[訪談]黨國英談農村城鎮化·外交部李鬆談伊朗問題
[辯論]  花千億投資迪斯尼,值嗎?·你認同買不如租嗎?
[博客]溫總理:見一葉而知天下 女副市長咋被騙色騙財?
[博客]毛澤東為何成中國文化符號 男人居住北京11條理由
   無線·手機媒體
“G族看兩會 不是浮雲”“G族看兩會 不是浮雲”
“手機民意直寄總理”“手機民意直寄總理”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