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

“中國制造”閃耀草原深處

——中企項目為哈薩克斯坦制銅產業帶來生機

本報駐哈薩克斯坦記者 謝亞宏
2016年03月11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哈兩國管理人員共同檢查磨礦車間內機器運行情況。
  本報記者 謝亞宏攝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汽車行駛在廣袤的哈薩克斯坦草原腹地,所過之處漫天風雪,渺無人跡。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后,一座初具規模的工廠在地平線上顯現,高聳的礦石堆,綿延近3公裡的傳送帶,無不展現出工業美學的魅力。這便是記者此行的目的地——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色股份)承建的哈薩克斯坦巴夏庫銅礦選廠。

  輸出技術,服務品質同樣一流

  巴夏庫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巴甫洛達爾州,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銅礦產地,在建的巴夏庫銅礦選廠是目前哈國內最大的礦業項目。工廠完全建成后,年處理礦石能力可達3000萬噸,哈國內制銅業的產能將增長一倍,同時工廠還能為當地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正因為意義重大,哈薩克斯坦政府對項目進展極為關注。

  不過,工廠建設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技術難度和工期等問題,該項目讓曾經接手的一家國際知名工程公司中途退出。中色股份在考察后,勇敢地接下了這個工程,並於2014年2月與哈方簽訂了價值4.86億美元的工程承包合同。

  中國企業在項目建設初期,同樣遇到了很多挑戰,其中就包括哈方嚴苛的管理制度。中色股份副總經理秦軍滿向記者說:“制定的施工進度計劃必須精確到天,而且必須嚴格執行﹔在安全方面更是如此,比如距離地面1.3米以上就算高空作業,必須使用升降機和安全帶,如果不遵守,哈方第二天就會要求停工整頓。”中方企業在隨后的施工過程中積極調整心態,學習各項規章制度並最終嚴格執行了哈方所訂立的標准。秦軍滿表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不僅輸出了技術,自身也積累了經驗,提高了服務品質,這對於我們日后進軍歐美市場意義重大。”

  保障得力,工程可望年中竣工

  記者到達項目工地當天,現場氣溫低達零下20攝氏度,雖然“全副武裝”,但冷風依舊刺骨。記者嘗試著迎風行走了200米左右,臉已經凍得似乎失去了知覺。常年駐守現場的巴夏庫項目部項目經理劉建輝笑著說:“這樣的天氣已經很不錯啦!”

  劉建輝解釋說,當地最冷時氣溫能達到零下45攝氏度,寒風肆虐,對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即便如此,中方依然需要進行大量室外作業。為此,項目組想出了不少辦法抵御極端天氣:用塑料薄膜或棉被將室外施工現場層層包裹,再用鼓風機吹進熱風以保持現場溫度。正是憑借這樣的“土辦法”,中方在嚴寒中確保了工程進度。

  在這片氣候惡劣、人煙稀少的草原上,常年有上千名中國工人在此辛勤勞作。為了保証工人們的身體健康,除了在飲食上保質保量,中方管理人員在生活區還專門架設了移動發射塔和無線網絡設備,並配備了健身房和各類簡易球場,在假日舉行多種形式的文娛比賽活動。由於保障措施得力,工廠建設已經順利完成了80%,最重要的硫化礦選廠部分已經投入使用,目前中方正在加緊建設最后的黏土礦選廠部分,力爭在年中實現工程全部竣工。

  獲得大獎,中國速度又快又好

  磨礦車間是整個銅礦選廠的心臟。走入車間,3台轟鳴作響的巨大圓柱形機器便給人以視聽沖擊。巴夏庫項目部施工經理鞠世益告訴記者,這些機器是用來粉碎礦石的球磨機和半自磨機,規模均為世界最大,半徑分別為8到12米,單體最大重量達到80噸,同時安裝3台如此規模的機器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這些龐然大物安裝起來極為嚴格:“程序十分復雜,如果在吊裝時偏離幾厘米,就必須重新安裝。” 經過對現場的精心勘察和計算等准備,中方最終一次性安裝成功。

  記者走近球磨機時,正好見到中哈管理人員聯合對機器進行檢查。當記者問起哈方管理人員努爾別克對該項目的印象時,他高興地豎起大拇指:“我與中國伙伴合作了一年多,現在已經配合得相當默契,沒有任何問題。中國伙伴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中國速度真是又快又好!”

  中國企業高質量的工作同樣得到哈政府的高度評價。去年12月哈薩克斯坦國家獨立日前夕,哈政府集中驗收了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巴夏庫項目名列其中,並作為重要項目進行匯報。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盛贊項目為陷入沉寂的制銅產業帶來了生機,並為項目授予國家級最佳工業項目“金鷹質量大獎”。

  中色股份總經理王宏前對本報記者表示,該項目的成功運行體現了中哈兩國企業之間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項目業主——哈薩克斯坦礦業有限公司總裁諾瓦丘克表示,中色股份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哈方對於中方在項目建設中高質量的工作表示由衷欽佩和感謝,未來雙方將繼續拓展合作領域。

  (本報阿拉木圖3月1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1日 24 版)
(責編:李楠樺、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