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央企
人民網>>央企>>正文

李錦:“新常態”下國企尋求改革新邏輯

李錦

2015年12月31日09: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央企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回首2015年,“國企改革”是貫穿全年的高頻詞。

這一年,被稱為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之年”。雖然國企經濟增長“換擋降速”,面臨嚴峻挑戰,但改革依然“快馬加鞭”,一個個過去被表面擱置而內在發酵的改革難題,擺在社會聚光燈之下,纖微畢現。

春天, 混合所有制接續上一年的討論,資本証券化熱潮不期而至,推動“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相融合在兩會期間成了主調﹔夏天,對裝備制造業的產能走出去進行部署,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寬了國企發展的外部空間﹔秋天,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在上百次修改后終於出台;到了11月,國企改革配套文件還沒出齊,供給側改革大旗突然出現,結構優化成了主題,中央企業重組在10天公布3家……太多新變化,太多新氣象,太多猝不及防。 然而,始終有條主線鮮明地擺著:這就是國企改革。

在這一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召開了11次會議,有6次研究國企改革。設計圖、指導意見緊鑼密鼓地提出,內容涵蓋了國企發展的諸多領域。這不僅意味著改革階段的遞進,當然也標志著改革陣痛時刻的迫的近。

2015年,“新常態”下國企尋求改革新邏輯

進入2015年,國企似乎一直在突圍之中。其實,圍牆一直是存在的,只是人們沒有注意,或者是速度的光環奪去人們的視線。

“新常態”,首先是經濟增長上的困境。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達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蕩下行,直至2015年的6.9%。虧損首當其沖的是8大行業,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鐵礦石、有色金屬。截至2015年初,幾大行業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0多個月呈負增長狀態,這幾大行業對整個工業PPI下降的貢獻佔了70%—80%。這些行業,多是重工業,在國企中特別集中。

“新常態”,也包括體制機制上的困境。政企分開這個最大的難點從1984年提出以后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企業不能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政府這個婆婆管的太多了,企業活力少了,效率下來了。其次,公有制的國有企業戰線太長,使國有資產競爭力減弱。再次,國有經濟創造了總工業產出的不足與過剩的同時存在,形成我國經濟增長悖論。更為人們關注的是,國企內部人控制”,腐敗加劇。

每個歷史階段都有每個歷史階段的難題,但同樣,每個歷史階段也會催生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把需要攻堅克難的硬骨頭找出來,把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趟的險灘標出來”……2015年之所以關鍵,原因是改革難題多,發展轉型之艱與改革攻堅之難,交織並行,既面臨著改革阻力較大、障礙較多的硬骨頭,也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強民生保障等硬任務,還有“三期疊加”、“兩難”增多背景下的新難題。

進入2015年,人們對發展能否保持長期活力、改革能否頂住壓力爬坡過坎,產生過疑慮。中央果斷給出了明確回答——改革是突破困境、提振經濟的關鍵一招。

“關鍵之年”國企尋求突圍的四面出擊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引發的國企改革議論呈漲潮之勢。政府智庫部門的研討會多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主題,圍繞股權多少來討論,一方維護公有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一方是鼓吹私有化,甚至是消滅國企。討論的焦點在所有權上,而不是經營權上。

直到2015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報告表明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澎湃新聞》用這個標題“混改基調發生變化:積極變有序”。混合所有制這個被視為改革“重頭戲”的聲音方才漸漸平息。后來,《指導意見》對混合所有制的表述“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推進一個”,而且“嚴格程序、公開公正,杜絕國有資產流失”。這種口語化鮮明的告誡正是對此前種種現象的回應,顯現出國企改革曾經有過的浮躁。

自2010年之后,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持續降低表明,經濟轉型不再是一個未來的選項,而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問題在於,如何獲得實現這種轉型的動力?3月的兩會,央企老總們競相發言,傳統業態、傳統行業的衰落與“互聯網+”催生而來的新產業、新業態的突起,表現得更為明顯。這些來自各中央企業負責人的思路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時間圍繞技術創新的議論蜂起,雖多是空談,但不乏真心。

如果說圍繞技術創新的轉型升級議論是從內部尋求突圍,而深化和拓展對外開放則是從外在空間上經濟轉型的動力尋求突圍,當然也是產能過剩的釋放需要。6月間,央企議論的重點轉向執行“一帶一路”戰略。 中央企業對外開放“新”在何處?就是要在產業和能力的輸出上作出好文章,最終取決於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成功與否。中央企業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的“三高”指向是,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在更高層次上嵌入世界產業鏈條。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作為重點行業,分類實施,有序推進。交通運輸業和裝備制造業央企間的重組合並引發股票市場的震蕩。

在7月,一場資本市場保衛戰在央企打響。正像股市短短幾個月沖破5000點,喧囂的背后,危機潛藏。全社會掀起炒股熱,資本市場流動性顯著增強,出現“脫實入虛”的情況。5月到7月間股市再次出現巨大震蕩,使得7月初財政部、証監會、央行、國資委、銀監會等幾大部委和100多家央企聯合行動,才平息了這次股市風波。 當全社會目光還停留在資本市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發展實體經濟。激活實體經濟成為后期穩增長的關鍵所在,而作為實體經濟的排頭兵,無論從產業安全還是經濟發展來看,國有企業在其中都承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

年初,傳出消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在多次修改,方案可能以“1+N”形式發布。其中,“1”是指首先會出台一個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N”是指十幾個配套方案。持續的社會關注與追問,使得這個問題愈來愈引人注目。

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公布,這份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的“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這份長達八大章、30小節國企改革文件出台后,國企改革九個配套文件相繼出台。央企、地方國企加快了落實改革舉措的步子,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等,陸續進入試點。

《指導意見》有兩個重要說法:新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前半句話是內向的,由《指導意見》的現實地位決定的﹔ 半句話是外向的,由《指導意見》的歷史地位決定的。

事實上,對於國企何去何從,決策層早已作出明確表態——國企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強。這一精神,在此次《指導意見》中再次被強調。改革決不能把國有企業改沒了、改垮了,而是要更好體現和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關鍵是能否抓住國有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這個根本。國企改革的邏輯體系要以此展開,才能形成焦點,形成體系。

《指導意見》出台后,各種輿論反映總體上是平和、理性的,和之前兩年多時間裡的各種討論、爭議形成了對照。這種輿論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歷經修改的《指導意見》,基本達到了尋求最大公約數的效果。

《指導意見》 主題是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融合﹔焦點是經營權,要從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來尋找活力,最后落腳點是“活力”二字。一個是主題,一個是路徑,一個是目的,這三個要素是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基本的和決定的要素。

從《指導意見》來看,分類是為了讓國有企業與市場的深度融合點,走向市場,讓活力迸發﹔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是為了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完善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的內在活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引入各類資本的外在活力﹔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是清理堵塞,是造就新的活力,讓“營”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這四大部分,實際上都是從解決經營權入手的,是圍繞活力來說事的。至此,一個政策的邏輯體系初步形成。當然,中國國企改革的理論體系沒有形成,使得這場改革更象是資源與利益的重新調整,更富戰略轉移特征。

供給側改革,把國企推到新轉折的關口

文件出台了,接著是新的配套文件陸續出台,好象改革的事並沒有進入實施階段。頂層設計能否落地生根,取得讓群眾滿意的實效,成為新的考驗。

在央企重組喧囂了一年之后,進入12月份突然發力。僅短短10天就有3起重組,涉及6家央企近萬億資產。2015年重組的央企已達10家,為近5年來之最。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12月11日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央企重組后續還會繼續。過去一年,坊間一直盛傳“神車”“神油”“神船”和“神運”重組,現在大半的傳言已成真,

中海和中遠的重組與今年8月份重組的南車和北車一樣,都屬於行業內的橫向整合。而中冶與五礦的重組被定義為縱向的產業鏈整合。中冶並入五礦,既有重組的特征,又有清理退出的特征。五礦和中冶的重組,像其它央企重組一樣也考慮了“一帶一路”、非洲工業化、中拉經貿合作、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新機遇。

后來,人們明白現在央企重組是另一場改革推動而成,這是供給側改革。

從11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供給側改革”以來,這個詞就不斷出現在各類中央會議中,一直延續到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在會議新聞中,“結構性改革”一詞出現17次之多。作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國有企業對供給側改革的結構調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6年是國企結構改革年,也是清退產能之年,國企面臨巨大的壓力,也面臨巨大的機遇。

2015年要走了,留給2016年的是國企結構改革年,也是重組與清退產能之年。對一些虧損國企無異是“要命”之年,過關之年。2016年經濟有五大任務,第一是去產能。“僵尸企業”將會通過市場化兼並重組和依法破產兩條途徑進行處置,依法破產又分為重整、和解、破產清算三種具體形式。對“去產能",是用西醫的化療,還是保守療法,亦或兩者兼而有之,現在仍是眾說不一。

國企改革還沒有落實,又是供給側改革,兩場改革是替代還是重迭?可以這樣理解,國企改革是以產權為主要內容的體制改革,國企供給側改革是以產業為主要內容的結構改革,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兩種改革。國企改革對國企供給側改革有四個作用要發揮,這便是引領作用、支撐作用、互動作用、保障作用。可以這樣認為,國企改革深入不下去,國企供給側改革也難以推行。

如果細讀9月13日公布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不難發現其中貫穿了新供給經濟學的思想。《指導意見》所體現出來的核心思想是“放鬆管制、對內搞活、加強監管、轉型升級”等典型的供給側管理思維。

2015年的改革把初期目標定格在2020年,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相一致。供給側改革把初期目標定格在在2017年,時間更為緊迫。

快要離開2015年踏進2016年門坎時,猛地想起1996年年底。此前連續三年的國企改革,總難突圍。從1997年起,氣勢磅礡的關停並轉、抓大放小直面而來,於是有了國企的“三年脫貧解困”。國企改革與國企結構調整同行,於是有了新世紀的國企改革紅利,有了央企快速發展的十年,難道歷史的邏輯又把我們推到到這一關口?難道國企又到了脫胎換骨的時候?

也正因為如此,2016年被寄予前所未有的希望:國企對2016年的巨大陣痛,到底有多少准備?那些有待破產的企業,能否度過風雨飄搖的2016?那些已經經歷過的陣痛,會否迎來涅槃?那些埋下的種子,會否茁壯成長?那些精心做出的設計,是否帶來國有企業的活力如期而至?人們在新的期待之中。 (作者為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     

(責編:李楠樺、杜燕飛)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