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央企

中國在改革之路上不斷進步

——外國專家積極評價中國全面深化改革

2015年09月16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本報北京9月15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為保持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贏得國際社會積極評價。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表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為發展繁榮提供不竭動力,不僅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而且惠及地區和全球經濟。

  經濟發展穩中求進

  歐洲議會德瓦議員助理兼歐中友好小組秘書長蓋琳說,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鄧小平就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這是關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構想。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從人民利益出發,通過改革,尋找各方利益的交匯點。

  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清醒地意識到,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滿足一些先決條件,經濟穩定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全球經濟局勢有些震蕩,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經濟,如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及銀行利息,刺激國內消費等,經濟發展穩中求進。此外,中國政府一直堅持以市場經濟改革為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以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政府在推動城鎮化建設方面做出努力,改善貧困人口生活,縮小城鄉差距。在教育領域,中國政府改善了教師待遇,推進教育改革。中國今年吸引了較大規模的投資,在整個國際投資大環境萎靡的情況下,這顯然是非常不錯的成績。為吸引外資,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對繁雜的審批程序進行精簡等。

  民眾享受改革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的眾多措施影響深遠。德國海澤出版社旗下在線新聞網站Telepolis專欄作家沃夫岡·波姆雷恩表示,這意味著更多的市場行為,更少的官僚作風,私人企業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為農民爭取更多權利,計劃生育政策放寬,官員特權終結等。一切都表明,中國在改革之路上不斷進步。

  談起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以來的成果,德國柏林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學研究部主任克裡斯坦·德瑞格爾表示,在簡政放權方面,復雜的行政手續得到了簡化,獲得行政許可的進程加快,對腐敗行為的公共監管力度在加大,不僅對民眾有益處,也對經濟發展帶來助力。“‘簡政’實際上是在節約資源,節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它們將在更加透明的公共行政決策下受益”。不過,德瑞格爾也提到,需要時間來檢驗進一步的改革成果,期待各項改革舉措在經濟增長、就業等方面發揮更大能效。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所長哈立德·拉赫曼說,盡管面臨不少困難,但中國政府堅定決心,全面深化改革,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實踐中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希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沒有改革,中國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果,深化改革是為了實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有利於加強社會各界的凝聚力,更好地實現中國夢。

  拉赫曼認為,正是在改革的號召和推動下,中國經濟長期以來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國內生產總值長期以來穩定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當然,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和阻力,中國政府也一直在想方設法攻堅克難,化解社會矛盾,盡可能地釋放體制的活力,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盡力營造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局面。

  改革帶給世界機遇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斯·安東尼認為,自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到2000年提出“走出去”戰略,再到目前經濟結構轉型和“一帶一路”構想等,中國一直都在結合不斷變化的本國情況和國際形勢推進改革,並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給改革制定了較為長遠的規劃,並保証了政策的連續性。

  安東尼說,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積極推動產能轉移,經濟增長更加重“質”等,正在進行結構性改革的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呈現增速放緩的新常態。毋庸置疑,這對全球經濟會產生連鎖反應。不過,與西方某些媒體刻意唱衰中國經濟相比,在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改革措施的有力保障下,他對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抱有樂觀態度。他指出,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將會對全球其他國家有益,這將是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樂見的。

  安東尼認為,中國在推進和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很多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學習,這包括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對人才的優化配置、國有企業的職能等。他指出,中國國有企業在過去30多年中為推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中國政府能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職位上派駐具有經驗和深厚專業知識、能夠真正干事的人才。在這些方面,中國的經驗值得南非借鑒。

  拉赫曼表示,中國的改革擴大了內需,帶動了其他國家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更多機遇和就業崗位,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反映了如今各國的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各國需要互相幫助,才能共同繁榮。中國一直秉承互利互惠的理念,積極幫助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努力打造命運共同體,贏得國際社會的好評。

  (本報記者張杰、王海林、馮雪珺、楊迅、倪濤)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6日 03 版)

(責編:李楠樺、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