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央企
人民網>>央企>>正文

北京外遷企業樣本調查:新家舊址兩頭發展

蔣夢惟

2015年07月09日15:49  來源:北京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外遷企業樣本調查:新家舊址兩頭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獲得通過后,北京企業向河北疏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北京首家整體搬遷到河北的大型企業,北京威克多制衣公司盡管經歷了一番周折卻成為外遷企業的典型樣本。如今,已經在河北衡水安定下來的威克多完成蛻變,並且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發展轉型主動尋求搬遷

  威克多公司成立於1994年,在服裝圈裡小有名氣,近年來年產量可達到130萬件套。但隨著企業越做越大,包括人力資源等各項成本提高、員工穩定性不足等問題時常出現,讓領導層頭疼不已。

  更重要的是,服裝企業的設計、研發等業務看似沒什麼污染,但熨燙等必不可少的高耗能環節並不符合北京的發展方向,遲早會在政策層面受到限制,形成企業長遠發展的瓶頸。

  “五年前,威克多就開始去北京周邊選地、調研了,不夸張地說,北京附近都走遍了。”北京威克多制衣總經理助理劉大偉回憶道。

  威克多的思路和北京經濟結構的調整不謀而合。為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目標,北京勢必要對市內的工業行業提出越來越“嚴苛”的要求。在這個大背景下,北京境內的不少傳統行業,尤其是工業企業都選擇了向河北外遷。

  威克多總部所在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是大興區最大的產業園區之一。據產業基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志高介紹,僅該園區內,就有75家企業需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其中已經有14家企業選擇並完成了向外埠搬遷,今年底前還將完成7家工業企業外遷。北京威克多制衣則成為所有外遷單位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新家”背后的抉擇

  威克多搬遷工作的主要負責人蔡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北京周邊城市時發現,如果“新家”選址太近,搬遷就沒有意義了﹔但太遠又會造成交通成本大幅上漲,而且容易與北京市場失去聯系。因此,最終企業把目光放在自大興往南車程2小時左右的地區,並以此標准縮小尋找范圍。當時,河北省十多個產業園區都曾是威克多的考慮對象。

  最終選擇落戶衡水,和對方的積極配合有很大關系。“衡水政府為了吸引威克多落地,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保障。每次企業去衡水考察完后,當地政府都會按照企業需求拿出方案,為企業提供選地位置、交通等多方面的現實分析。”蔡軍舉例稱,“比如在供地環節,從始至終衡水都派專人跟著企業一起去辦手續。為了方便企業,衡水還特意為威克多重新規劃了周邊的交通路線並新修了公路。”

  最終,威克多在衡水確定了307畝的新生產、研發部門所在地。一位負責威克多衡水項目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衡水市委領導極其重視威克多的搬遷工作,有時甚至會在休息時間悄悄地來到威克多的工地上了解情況,詢問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且至少每周都會帶著相關部門領導來企業開協調會,避免問題扯皮。

  今年5月,威克多已經完成所有搬遷工作,500多名原本在北京上班的老員工也已經跟隨公司到衡水工作。

  新家舊址兩頭發展

  有業內專家稱,在北京企業向外搬遷的過程中,由於“水土不服”等各種原因最終“元氣大傷”甚至被淘汰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不過,北京威克多在搬遷后發展空間大大增加,不僅有利於自己擴大規模,同時也對衡水的紡織產業帶來更多機遇。

  “威克多在衡水的發展規劃與北京截然不同。由於用地面積限制相對寬鬆許多,威克多逐步將車間、庫房等面積擴容,計劃在未來3-5年內將原有的佔地面積翻倍。以前散落在山東、廣州等地隻能委托其他企業貼牌生產的腰帶、襯衣等配套產業也將逐步聚集到衡水來。”蔡軍樂觀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此外,雖然企業短時間內的產量有微幅下降,但蔡軍表示,由於企業上下游的衣架、紙箱生產商都在逐步向威克多衡水基地靠攏,未來可能會形成一條更完整的制衣產業鏈。

  另據介紹,原本威克多的生產、研發部門、廠房等在大興區佔地達7萬多平方米,接下來,這部分廠區將全部作為孵化器場地使用,引入設計、線上線下銷售企業等各類團隊,由威克多為其提供採購、資源對接等服務,並從中收取服務費。業內分析師指出,威克多這樣“新家”和“舊址”的雙向發展,也將為其他北京外遷企業提供一大發展樣板。

(責編:李楠樺、王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